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昆明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导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农业供给侧改革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第12-13页
    1.6 研究路径第13页
    1.7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第13-15页
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5-19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界定第15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概述:萨伊定律、新供给学派理论、新供给经济周期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2.3 分析结论第17-19页
3 昆明市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分析第19-26页
    3.1 产业结构总体变动不大,以农牧业为主第19-20页
    3.2 农产品结构趋向稳定,产量保持增长势头第20-21页
    3.3 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分化,新型经营组织不断涌现第21-22页
    3.4 经营方式适度规模化,农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第22-24页
    3.5 农村二三产业初见成效,发展势头良好第24-26页
4 昆明市农业供给侧结构存在问题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4.1 农业发展要素资源配置不够合理第26页
    4.2 农产品供求结构错位第26-27页
    4.3 农业生产成本过高第27页
    4.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仍是最大“短板”第27页
    4.5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第27-28页
    4.6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硬伤第28页
    4.7 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第28-30页
5 昆明市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形势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5.1 主要机遇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国家、省、市战略部署,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新希望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区位交通优势提升,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了窗口期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城镇化步伐加快,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保障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绿色消费需求升级,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动力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农产品营销渠道多样化,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新动能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农产品交流平台助推作用凸显,为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第32-33页
    5.2 主要挑战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产业同质化趋势明显,重点产业培育难度大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矛盾加剧,优质农特产品产业化经营不足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传统生产方式成为降本增效的瓶颈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人口老龄化、乡村城市化社会带来谁来种地的新问题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资源环境和发展空间约束日渐加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昆明外向型农业发展缓慢第34-36页
6 国内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第36-40页
    6.1 国内部分地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衢江样本—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放心农产品为目标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武都经验——借力“互联网+”发展特色农产品第37页
    6.2 国外部分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验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美国的精准农业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澳大利亚的绿色农业模式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印度的“三色革命”农业模式第38-40页
7 昆明市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第40-46页
    7.1 昆明市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的重点任务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结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降低农业发展成本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7.1.3 加快补齐农业发展“短板”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4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5 实施“互联网+农业”行动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7.1.6 增强科技对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的支撑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7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7.1.8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第43页
    7.2 昆明市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措施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长效机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建立完善涉农项目财政资金整合机制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推进农业金融扶持机制改革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5 构建农业创业创新机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6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改革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7.2.7 建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织机制第45-46页
8 结论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南高原部分农户低温冻害风险感知力与风险承受能力研究
下一篇: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种子质量管理的改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