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数据政府审计实质性程序及其应用研究--以B区教育资助资金审计为例
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8页 |
(一)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(二)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(三)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7页 |
(四)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| 第17-18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8-20页 |
(一)受托责任理论 | 第18页 |
(二)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8-19页 |
(三)资源配置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三、大数据政府审计概述 | 第20-28页 |
(一)大数据审计的内涵 | 第20-23页 |
(二)大数据政府审计程序的应用现状 | 第23-24页 |
(三)大数据政府审计实质性程序的一般方法 | 第24-26页 |
(四)大数据政府审计实质性程序的特征 | 第26-28页 |
四、A市B区的大数据审计案例分析 | 第28-38页 |
(一)B区大数据实质性程序的运用 | 第28-34页 |
(二)B区大数据实质性程序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8页 |
五、完善A市B区大数据实质性程序的建议 | 第38-44页 |
(一)强化数据采集系统 | 第38-40页 |
(二)加强数据管理工作 | 第40-41页 |
(三)提高数据分析技术水平 | 第41-43页 |
(四)完善大数据审计软硬件设施 | 第43-44页 |
六、结论与展望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