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水利工程论文--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--水资源开发论文--水利资源的管理、保护与改造论文

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—水—生态互馈机理及分布式模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1 绪论第14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0-21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团队前期研究基础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技术路线第23-25页
2 沙颍河流域概况及水生态实验介绍第25-36页
    2.1 沙颍河流域概况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地理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水文气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经济社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水利工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生态环境第31-32页
    2.2 沙颍河水生态实验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采样点布设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采样时间与指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采样过程及样品处理第34-36页
3 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系统要素演变特征第36-80页
    3.1 经济社会-水-生态系统结构组成第36-38页
    3.2 经济社会子系统要素演变特征分析第38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流域人口演变特征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流域GDP演变特征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流域城镇化率演变特征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3.3 水子系统要素演变特征分析第4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河湖水系结构及连通性要素演变特征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文要素演变特征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质要素演变特征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3.4 生态子系统要素演变特征分析第61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分析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水生生物演变特征分析第70-80页
4 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互馈机理第80-108页
    4.1 经济社会-水-生态相互作用关系定性分析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概述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经济社会子系统与水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经济社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水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第85-86页
    4.2 经济社会对河流水量水质影响的定量分析第86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框架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标体系构建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经济社会对河流水量水质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经济社会与河流水量水质的关联性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经济社会对河流水量水质的影响第101-104页
    4.3 经济社会对河流水生态影响的定量分析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经济社会与河流水生态的关联性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经济社会对河流水生态的影响第106-108页
5 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分布式模型构建第108-145页
    5.1 模型构建的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自然-社会水循环的耦合与尺度问题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降雨-径流模型与河流水质和水生态模型的耦合问题第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闸坝对水量水质及水生态的影响问题第111-112页
    5.2 模型框架及模块功能介绍第112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型框架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模型模块功能介绍第113-115页
    5.3 经济社会模块第115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经济社会指标预测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用水估算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耗水估算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排水及排污量估算第119-120页
    5.4 水循环模块第120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地表径流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蒸发蒸腾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壤中径流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地下水运动第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河道流量演算第123页
    5.5 水质模块第123-12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闸坝上下游断面污染物浓度关系估算第125-126页
    5.6 水生态模块第126-127页
    5.7 人工调配模块第127-128页
    5.8 沙颍河流域SEWE模型程序设计第128-131页
    5.9 沙颍河流域SEWE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第131-145页
        5.9.1 SEWE模型建模第131-137页
        5.9.2 水文模块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第137-139页
        5.9.3 水质模块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第139-144页
        5.9.4 水生态模块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第144-145页
6 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调控应用研究第145-180页
    6.1 基于SEWE模型的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调控应用框架第145-149页
    6.2 和谐论理论方法第149-1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和谐评价方法第149-15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和谐调控模型构建第151-153页
    6.3 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153-154页
    6.4 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评价结果分析第154-17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度计算及等级划分第155-15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程度时间变化第157-15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程度空间变化第158-172页
    6.5 沙颍河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调控方案优选第172-18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调控主要因素识别第172-175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调控方案优选第175-178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流域经济社会-水-生态和谐发展建议第178-180页
7 结论和展望第180-185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80-182页
    7.2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第182-183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183-185页
参考文献第185-194页
附:个人简历及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94-197页
    1 个人简历第194页
    2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94-195页
    3 参编书籍第195页
    4 参与研究课题第195-196页
    5 获得的荣誉奖励第196-197页
致谢第197页

论文共1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云模型及改进可变模糊集合的中国溃坝风险后果评价
下一篇:ORC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学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