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3-28页 |
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4-24页 |
1.2.1 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2.2 页岩岩心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8-24页 |
1.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| 第24-2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1.4 论文结构安排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页岩岩石物理性质与评价模型 | 第28-43页 |
2.1 页岩岩石物理性质 | 第28-35页 |
2.1.1 有机质系统 | 第29-31页 |
2.1.2 无机质系统 | 第31-33页 |
2.1.3 孔隙流体 | 第33-35页 |
2.2 页岩评价模型 | 第35-43页 |
2.2.1 典型模型回顾 | 第35-40页 |
2.2.2 改进模型 | 第40-43页 |
第三章 页岩岩心清洗及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| 第43-66页 |
3.1 问题提出 | 第43-44页 |
3.2 材料方法及流程 | 第44-48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44页 |
3.2.2 洗油方法和溶剂选取 | 第44-47页 |
3.2.3 实验流程 | 第47-48页 |
3.3 洗油结果与分析 | 第48-62页 |
3.3.1 传统评价技术的局限性 | 第48-52页 |
3.3.2 ESH热解原理和谱特征分析 | 第52-58页 |
3.3.3 ESH评价流程和评价标准 | 第58-62页 |
3.3.4 小结 | 第62页 |
3.4 除水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5页 |
3.5 本章小节 | 第65-66页 |
第四章 页岩总孔隙度测试方法研究 | 第66-88页 |
4.1 问题提出 | 第66-68页 |
4.2 材料原理及装置 | 第68-72页 |
4.2.1 实验样品 | 第68页 |
4.2.2 原理与装置 | 第68-71页 |
4.2.3 实验流程 | 第71-72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72-87页 |
4.3.1 分子筛效应对氦气吸附量的影响 | 第72-78页 |
4.3.2 注气压力对孔隙度的影响 | 第78-82页 |
4.3.3 粉碎程度对气体扩散时间的影响 | 第82-84页 |
4.3.4 不同粉碎程度页岩孔隙度测量结果 | 第84-8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五章 页岩饱和度构建方法和电性特征研究 | 第88-107页 |
5.1 问题提出 | 第88页 |
5.2 材料及测试方法 | 第88-98页 |
5.2.1 材料 | 第88-89页 |
5.2.2 NMR参数设置 | 第89-94页 |
5.2.3 全范围饱和度构建方法 | 第94-98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98-106页 |
5.3.1 饱和度构建方法与阿尔奇饱和度指数的关系 | 第98-100页 |
5.3.2 增减水结合所构建饱和度的流体分布特征 | 第100-103页 |
5.3.3 流体分布与电阻增大率的关系 | 第103-10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结论 | 第107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2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25-127页 |
致谢 | 第127-12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