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居住区规划论文

传统社区更新中参与式规划的发展、效用与实践研究--以厦门市沙坡尾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1.2 核心概念解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社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传统社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参与式规划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文献分析及资料收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社会调查方法及对比分析第19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实证研究范围与对象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框架第21-23页
第二章 研究基础第23-37页
    2.1 国外文献研究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众参与历史发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众参与理论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2.2 国内文献研究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众参与文献研究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社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文献研究第29-33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3-37页
第三章 更新规划演替历程第37-65页
    3.1 国家及地方政策背景第37-39页
    3.2 厦门旧城社区更新发展历程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阶段一:城市再开发阶段(1990-2005年)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阶段二:存量应对阶段(2006-2012年)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阶段三:旧城社区更新阶段(2013-至今)第40-42页
    3.3 沙坡尾社区发展历程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历史发展脉络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元文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发展瓶颈与更新诉求第46-48页
    3.4 沙坡尾社区更新规划历程第48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更新规划1.0:开发主导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更新规划2.0:更新调整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更新规划3.0:有机更新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更新规划4.0:共同缔造第61-6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——传统规划亟需转型第64-65页
第四章 更新历程中的社区公众参与机制效用第65-85页
    4.1 相关法规中的公众参与内容第65-69页
    4.2 沙坡尾社区更新历程中的公众参与第69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更新规划1.0:“象征性的参与——提供信息”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更新规划2.0:“象征性的参与——政府让步”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更新规划3.0:“象征性的参与——征询意见”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更新规划4.0:“有实权的参与——权利代表”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小结第75-76页
    4.3 沙坡尾社区群体及需求分析第76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社区群体及需求分析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利益相关者对位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4.4 沙坡尾传统规划中公众参与的问题第81-8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——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必要性第83-85页
第五章 沙坡尾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第85-117页
    5.1 实践背景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传统规划难以根本解决社区问题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缺乏有效沟通,矛盾升级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社区发展亟需凝练共识第86-88页
    5.2 规划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规划组织架构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共同缔造工作坊的工作流程第90-93页
    5.3 沙坡尾参与式社区规划实践过程第93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前期调研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初步方案设计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第一次公众咨询会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规划方案修订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第二次公众咨询会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总体完善第103页
    5.4 方案成果第103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空间优化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社区活化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管理机制设计第108-111页
    5.5 经验总结与评价第111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规划展望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经验总结第112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实施评价——对城市传统社区更新的影响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不足与反思第115-116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第六章 结论第117-121页
    6.1 研究主要结论第117-118页
    6.2 研究创新第118-119页
    6.3 研究不足第119页
    6.4 展望与结语第119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27页
致谢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厦门地区高层住宅中间户型的自然通风策略模拟研究
下一篇:数值子结构方法中防屈曲支撑和混凝土构件精细化模拟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