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轴系纵振控制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设计 | 第20-39页 |
2.1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设计 | 第20-25页 |
2.2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可行性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3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系统建模 | 第28-37页 |
2.3.1 系统基本方程 | 第28-31页 |
2.3.2 阀控柱塞缸的数学模型 | 第31-37页 |
2.3.2.1 阀控柱塞缸模型的建立 | 第31-33页 |
2.3.2.2 阀控柱塞缸模型的简化 | 第33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3章 轴系振动系统的建模及特性分析 | 第39-59页 |
3.1 螺旋桨的纵向激励 | 第39-46页 |
3.1.1 螺旋桨的激励来源 | 第39-41页 |
3.1.2 螺旋桨纵向激励的谐调分析 | 第41-43页 |
3.1.3 螺旋桨纵向激励的预报 | 第43-46页 |
3.2 轴系振动控制的性能评价 | 第46页 |
3.3 轴系纵向振动控制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3.1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振动模型 | 第47-49页 |
3.3.2 被动减振装置的振动模型 | 第49-50页 |
3.4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参数分析 | 第50-55页 |
3.4.1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刚度比 | 第51-53页 |
3.4.2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固有频率 | 第53-54页 |
3.4.3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阻尼比 | 第54-55页 |
3.5 主动减振液压控制装置的负载特性 | 第55-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4章 系统智能控制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| 第59-77页 |
4.1 单神经元PID控制 | 第59-65页 |
4.1.1 传统PID控制策略 | 第59-61页 |
4.1.2 单神经元PID控制 | 第61-63页 |
4.1.3 液压控制装置单神经元PID控制设计 | 第63-65页 |
4.2 自适应神经元控制 | 第65-68页 |
4.2.1 自适应控制 | 第65页 |
4.2.2 自适应神经元控制 | 第65-67页 |
4.2.3 液压控制装置自适应神经元控制设计 | 第67-68页 |
4.3 仿真分析 | 第68-76页 |
4.3.1 仿真参数的确定 | 第68-70页 |
4.3.2 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70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5章 基于AMESim/Simulink系统动态仿真研究 | 第77-88页 |
5.1 系统主要元件的建模 | 第77-81页 |
5.1.1 控制柱塞缸模型的建立 | 第77-79页 |
5.1.2 反馈信号模型的建立 | 第79-81页 |
5.2 控制装置及系统联合仿真建模 | 第81-83页 |
5.3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83-8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6.1 总结 | 第88-89页 |
6.2 展望 | 第89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