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其他金融组织论文

区县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问题研究--以某省H市F区为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文献研究法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关于政府投融资平台定义的研究综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研究综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难点第16-17页
2 国内外政府投融资简介第17-23页
    2.1 国外地方政府投融资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美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英国地方政府投融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经验借鉴和启发第18页
    2.2 国内地方政府投融资简介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投融资平台公司的产生根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路径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投融资平台公司的几种模式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国内投融资平台转型经验借鉴和启发第21-23页
3 F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简介第23-29页
    3.1 “6+1+4”政府投融资平台体系第23-24页
    3.2 “统一专业”的投融资管理架构第24-25页
    3.3 “统分结合”的投融资管理模式第25页
    3.4 当前F区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融资工具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直接融资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间接融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PPP(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)第27页
    3.5 F区政府性债务基本情况第27-29页
4 F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综合分析第29-35页
    4.1 F区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历史贡献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有效配置资源,促进经济增长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推动经济发展,控制融资风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筹集大量资金,促进民生改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拉动民间投资,实现政策调控第30页
    4.2 F区政府性债务风险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宏观政策风险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总量和流动性风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举债能力风险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流程规范风险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管理机制风险第33-35页
5 F区交通集团的市场化转型之路第35-41页
    5.1 市场化转型的主要措施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政府支持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战略管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财务管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业绩考核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精细管理第36页
    5.2 市场化转型后的主营业务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政府项目代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公益性服务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市场化运营第37-41页
6 未来F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建议第41-53页
    6.1 妥善处理投融资平台存量债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摸清投融资平台存量债务家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制定化债计划第41-43页
    6.2 清理整合投融资平台公司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政企分离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全面监管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区别对待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确保稳定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推动发展第43-44页
    6.3 对低效国有资产进行价值显化注入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稳步推进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确保实效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长效管理第44页
    6.4 市场化转型后的主导产业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城市公用服务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金融投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地产开发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第48-49页
    6.5 体制机制创新配套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出台相应的转型扶持政策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进行多渠道市场化转型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防范转型过程中的债务违约风险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6.5.4 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5 推动出台考核、薪酬、员工持股等配套政策第51-53页
7 结束语第53-55页
    7.1 主要研究结论第53页
    7.2 不足与展望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流动儿童安全防范意识提升的实务研究--以南京市Q社区流动儿童为例
下一篇:项目制治理中的居民参与困境研究--以宁波市月湖街道为调查对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