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古谣谚》中的谣谚功能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选题意义与缘起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三、谣谚溯源 | 第13-18页 |
第一章 政治谣谚的功能 | 第18-32页 |
1.1 古谣谚与政治的关系 | 第18-26页 |
1.1.1 古谣谚与民众诉求 | 第18-20页 |
1.1.2 古谣谚与官场生态 | 第20-23页 |
1.1.3 谶谣与政治革命 | 第23-26页 |
1.2 政治谣谚的功能 | 第26-32页 |
1.2.1 政治功能 | 第26-29页 |
1.2.1.1 下情上达,总结经验 | 第27-28页 |
1.2.1.2 舆论监督,权力约束 | 第28-29页 |
1.2.2 文学功能 | 第29-32页 |
第二章 生产谣谚的功能 | 第32-42页 |
2.1 古谣谚和生产的关系 | 第32-38页 |
2.1.1 古人引谣谚释鸟兽虫鱼(百科全书) | 第32-34页 |
2.1.2 古人引谣谚释农业生产(经验科学) | 第34-38页 |
2.1.2.1 认识阶段 | 第34-36页 |
2.1.2.2 联系阶段 | 第36-37页 |
2.1.2.3 提升阶段 | 第37-38页 |
2.2 生产谣谚的功能 | 第38-42页 |
2.2.1 认知作用 | 第39-41页 |
2.2.2 指导作用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修身谣谚的功能 | 第42-51页 |
3.1 古谣谚和修身的关系 | 第42-47页 |
3.1.1 伦理道德在古谣谚中的体现 | 第42-45页 |
3.1.2 哲学观在古谣谚中的体现 | 第45-47页 |
3.2 修身谣谚的功能 | 第47-51页 |
3.2.1 对底层农民的教化功能 | 第47-49页 |
3.2.2 对寒门学子的引导作用 | 第49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附录A (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