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 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9-20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9页 |
1.4.2 不足 | 第19-20页 |
2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一般分析 | 第20-27页 |
2.1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 | 第20-22页 |
2.1.1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 | 第20页 |
2.1.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适用主体 | 第20-22页 |
2.2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理论基础 | 第22-25页 |
2.2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交易成本理论 | 第23页 |
2.2.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4 治理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5 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5页 |
2.3 规避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现实意义 | 第25-27页 |
2.3.1 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、激励自主创新 | 第25-26页 |
2.3.2 有利于规范市场体系 | 第26页 |
2.3.3 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、促进廉政建设 | 第26-27页 |
3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及诱导因素分析 | 第27-36页 |
3.1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 | 第27-28页 |
3.2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风险 | 第28-32页 |
3.2.1 政府部门风险 | 第28-30页 |
3.2.2 社会组织风险 | 第30-31页 |
3.2.3 社会公众风险 | 第31-32页 |
3.3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诱导因素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3.1 购买对象不足形成行业垄断 | 第32页 |
3.3.2 政府购买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| 第32-33页 |
3.3.3 公共服务绩效评估难度大 | 第33页 |
3.3.4 购买服务中政府信息不对称 | 第33-34页 |
3.3.5 缺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律法规 | 第34-36页 |
4 防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国际经验借鉴 | 第36-42页 |
4.1 美国 | 第36-37页 |
4.2 英国 | 第37-39页 |
4.3 法国 | 第39-40页 |
4.4 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0-42页 |
5 规避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管控机制研究 | 第42-49页 |
5.1 规避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原则 | 第42-43页 |
5.1.1 依法性 | 第42页 |
5.1.2 全面性 | 第42页 |
5.1.3 广泛性 | 第42页 |
5.1.4 及时性 | 第42-43页 |
5.2 搭建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管控框架 | 第43-44页 |
5.2.1 风险准备 | 第43页 |
5.2.2 风险识别 | 第43页 |
5.2.3 风险评价 | 第43-44页 |
5.2.4 风险处置 | 第44页 |
5.3 规避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风险的机制设计 | 第44-49页 |
5.3.1 完善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 | 第44-45页 |
5.3.2 健全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 | 第45页 |
5.3.3 推行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问责机制 | 第45-47页 |
5.3.4 提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机制 | 第47-49页 |
总结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后记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