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地理实体匹配的多尺度空间数据联动更新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地理实体匹配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联动更新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3 研究目标及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| 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| 1.4 论文总体结构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地理实体匹配 | 第15-34页 |
| 2.1 地理实体概述 | 第15-16页 |
| 2.1.1 地理实体特征分析 | 第15页 |
| 2.1.2 地理实体逻辑结构 | 第15-16页 |
| 2.2 地理实体匹配 | 第16-21页 |
| 2.2.1 地理实体匹配定义及研究约定 | 第16-17页 |
| 2.2.2 地理实体匹配对应关系 | 第17页 |
| 2.2.3 地理实体匹配流程 | 第17-19页 |
| 2.2.4 地理实体相似性指标 | 第19-20页 |
| 2.2.5 地理实体匹配算法评价准则 | 第20-21页 |
| 2.3 地理实体匹配方法 | 第21-27页 |
| 2.3.1 地理实体几何匹配 | 第22-25页 |
| 2.3.2 地理实体语义匹配 | 第25-27页 |
| 2.3.3 地理实体拓扑匹配 | 第27页 |
| 2.4 地理实体匹配策略 | 第27-33页 |
| 2.4.1 正反向匹配策略 | 第28页 |
| 2.4.2 候选集匹配策略 | 第28-32页 |
| 2.4.3 综合相似度指标匹配策略 | 第32-33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第3章 多尺度空间数据联动更新 | 第34-59页 |
| 3.1 联动更新概述 | 第34-35页 |
| 3.1.1 联动更新定义 | 第34页 |
| 3.1.2 联动更新的意义 | 第34页 |
| 3.1.3 现有的联动更新方案 | 第34-35页 |
| 3.2 多尺度空间数据联动更新 | 第35-39页 |
| 3.2.1 联动更新总体流程 | 第35-36页 |
| 3.2.2 联动更新技术路线 | 第36-39页 |
| 3.3 地理实体编码技术 | 第39-43页 |
| 3.3.1 编码方案 | 第39-41页 |
| 3.3.2 编码流程 | 第41-42页 |
| 3.3.3 本文编码方案优点 | 第42-43页 |
| 3.4 多尺度地理实体匹配技术 | 第43-52页 |
| 3.4.1 多尺度点实体匹配方法 | 第43-45页 |
| 3.4.2 多尺度线实体匹配方法 | 第45-50页 |
| 3.4.3 多尺度面实体匹配方法 | 第50-52页 |
| 3.5 地理实体数据库设计 | 第52-57页 |
| 3.5.1 地理实体数据库概述 | 第52-54页 |
| 3.5.2 地理实体数据库组成 | 第54页 |
| 3.5.3 地理实体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| 第54-56页 |
| 3.5.4 地理实体数据库的创建 | 第56-57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第4章 地理实体匹配及联动更新方法实验 | 第59-78页 |
| 4.1 系统总体框架 | 第59-61页 |
| 4.2 实验数据 | 第61页 |
| 4.2.1 实验数据 | 第61页 |
| 4.2.2 数据预处理 | 第61页 |
| 4.3 多尺度地理实体匹配实验 | 第61-76页 |
| 4.3.1 多尺度点实体匹配实验 | 第61-66页 |
| 4.3.2 多尺度线实体匹配实验 | 第66-70页 |
| 4.3.3 多尺度面实体匹配实验 | 第70-76页 |
| 4.4 联动更新实验 | 第76-77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|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| 致谢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