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一.前言 | 第9-22页 |
1.p53与癌症 | 第9-11页 |
2.p53的结构 | 第11页 |
3.p53的突变 | 第11-14页 |
4.p53的聚集性与药物开发思路 | 第14-17页 |
5.突变p53重激活剂的结构与机理概览 | 第17-22页 |
二.p53及其突变体的聚集性研究 | 第22-43页 |
1.引言 | 第22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22-26页 |
2.1 实验原料和试剂 | 第22-25页 |
2.2 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26-34页 |
3.1 分子克隆 | 第26-30页 |
3.2 蛋白表达与纯化 | 第30-33页 |
3.3 荧光光谱检测 | 第33页 |
3.4 ThT荧光检测 | 第33页 |
3.5 动态光散射(DLS) | 第33-34页 |
3.6 透射电镜(TEM) | 第34页 |
4.实验结果 | 第34-43页 |
4.1 突变p53质粒的构建 | 第34页 |
4.2 BL21(DE3)感受态表达蛋白 | 第34-35页 |
4.3 BL21(DE3)plys-S表达纯化蛋白 | 第35-37页 |
4.4 荧光检测蛋白构象 | 第37-39页 |
4.5 ThT荧光检测p53聚集 | 第39-41页 |
4.6 透射电镜,动态光散射检测p53聚集体 | 第41-43页 |
三.突变p53重激活剂的合成和抗癌研究 | 第43-55页 |
1.引言 | 第43-44页 |
2.实验材料 | 第44-45页 |
3.实验方法 | 第45-48页 |
3.1 多肽合成 | 第45-47页 |
3.2 细胞实验 | 第47-48页 |
4.实验结果 | 第48-55页 |
4.1 多肽合成、分离与鉴定结果 | 第48-50页 |
4.2 p53重激活剂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| 第50-55页 |
四.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综述 | 第62-8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