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本文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8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基于时间序列和模糊聚类的损伤状态判别方法 | 第20-44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时间序列模型 | 第20-29页 |
2.3 聚类分析 | 第29-31页 |
2.4 基于AR模型和聚类分析的损伤状态判别方法 | 第31-34页 |
2.5 数值算例 | 第34-43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3 基于自回归模型的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| 第44-56页 |
3.1 引言 | 第44页 |
3.2 基于AR模型系数马氏距离的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| 第44-45页 |
3.3 基于AR模型残差的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| 第45-46页 |
3.4 数值算例 | 第46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4 地铁管片实验与军山长江大桥实验 | 第56-82页 |
4.1 引言 | 第56页 |
4.2 地铁管片足尺实验 | 第56-66页 |
4.3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数值试验 | 第66-8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5 武汉地铁3号线跨江段监测 | 第82-95页 |
5.1 引言 | 第82页 |
5.2 工程背景 | 第82-83页 |
5.3 监测系统 | 第83-91页 |
5.4 监测结果分析 | 第91-9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94-95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95-97页 |
6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95-96页 |
6.2 后期研究展望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5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