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常态下我国科技金融创新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12-20页 |
2.1 科技金融理论综述 | 第12-15页 |
2.1.1 科技金融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2.1.2 科技金融体系 | 第13-15页 |
2.2 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1 熊彼特创新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.2 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6页 |
2.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4 经济新常态与科技金融的联系 | 第17-20页 |
2.4.1 经济新常态 | 第17-18页 |
2.4.2 经济新常态与科技金融的联系 | 第18-20页 |
第3章 我国科技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0-36页 |
3.1 科技金融试点及区域推进情况 | 第20-25页 |
3.1.1 中关村示范区 | 第20-21页 |
3.1.2 东湖高新区 | 第21-24页 |
3.1.3 成都高新区 | 第24-25页 |
3.2 我国科技金融的四项创新 | 第25-33页 |
3.2.1 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创新 | 第26-27页 |
3.2.2 科技金融政策创新 | 第27-28页 |
3.2.3 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创新 | 第28-30页 |
3.2.4 科技金融业态创新 | 第30-33页 |
3.3 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3.4 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| 第36-46页 |
4.1 模型简介 | 第36-38页 |
4.1.1 混合回归模型 | 第36-37页 |
4.1.2 固定效应模型 | 第37-38页 |
4.2 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4页 |
4.2.1 指标选取 | 第38-39页 |
4.2.2 数据处理 | 第39-40页 |
4.2.3 模型的建立及选择 | 第40-44页 |
4.3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的对策 | 第46-50页 |
5.1 营造良好的科技金融“软环境” | 第46-47页 |
5.2 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| 第47-48页 |
5.3 拓展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 | 第48页 |
5.4 深化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