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.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.2 文献评述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框架设计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框架设计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| 第14-16页 |
1.4.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4.2 本文的不足 | 第15-16页 |
2. 普惠金融的理论基础与辽宁省概况 | 第16-30页 |
2.1 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2.1.1 普惠金融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2.1.2 普惠金融发展原则 | 第17页 |
2.1.3 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2 辽宁省居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9-30页 |
2.2.1 辽宁省普惠金融供给情况 | 第20-27页 |
2.2.2 辽宁省居民对普惠金融的需求情况 | 第27-30页 |
3. 辽宁省各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| 第30-40页 |
3.1 普惠金融指数构建 | 第30-34页 |
3.1.1 指标选取 | 第30-32页 |
3.1.2 指数计算方法 | 第32-34页 |
3.1.3 数据来源 | 第34页 |
3.2 辽宁省各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| 第34-38页 |
3.3 辽宁省各市居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评估 | 第38-40页 |
4. 辽宁省各市居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0-48页 |
4.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| 第40-43页 |
4.1.1 面板模型理论 | 第40-41页 |
4.1.2 模型构建 | 第41页 |
4.1.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41-43页 |
4.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| 第43-48页 |
4.2.1 单位根检验 | 第43-44页 |
4.2.2 协整检验 | 第44页 |
4.2.3 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检验 | 第44-45页 |
4.2.4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 结论和对策建议 | 第48-55页 |
5.1 结论 | 第48-49页 |
5.2 促进辽宁省微观居民普惠金融发展对策建议 | 第49-55页 |
5.2.1 提高地区经济实力,重视区域均衡发展 | 第50-51页 |
5.2.2 提高互联网普及率,加大普惠金融深度 | 第51页 |
5.2.3 提高居民教育水平,普及普惠金融知识 | 第51-52页 |
5.2.4 加强公路设施建设,扩大金融辐射范围 | 第52-53页 |
5.2.5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,统筹城乡金融发展 | 第53页 |
5.2.6 完善立法监管机制,搭建多层次金融供给体系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后记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