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智能针刺量化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思路及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3 主要贡献第12页
    1.4 内容安排第12-14页
第2章 智能针刺量化机器人系统概述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系统设计思想第14-15页
    2.2 系统设计目标第15-16页
    2.3 系统整体构成第16-1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8-20页
第3章 智能针刺量化机器人系统设计第20-38页
    3.1 系统开发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硬件选型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人机交互第20-21页
    3.2 机械装置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3.3 穴位效应检测与量化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穴位效应检测方案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穴位特异性量化方案第23-24页
    3.4 硬件系统设计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伺服系统配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控制器外围电路设计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力/力矩检测电路设计第28-31页
    3.5 软件系统设计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上位机软件设计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下位机软件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第4章 基于肌电信号的针刺手法特征提取第38-48页
    4.1 肌电信号的产生原理和特点第38-40页
    4.2 肌电信号的采集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4.3 肌电信号分析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时间窗分割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时域分析法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频域分析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时频域分析法第43页
    4.4 肌电信号分析与针刺手法量化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SEMG信号预处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针刺手法SEMG信号处理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5章 实验测试结果第48-54页
    5.1 系统设定第48-49页
    5.2 测试结果第49-52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6.1 工作总结第54页
    6.2 工作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集体土地拆迁户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
下一篇:多属性决策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及在评标管理中的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