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20页 |
1.1 菊粉 | 第9-10页 |
1.1.1 菊粉简介 | 第9页 |
1.1.2 菊粉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| 第9-10页 |
1.2 菊粉酶 | 第10-13页 |
1.2.1 菊粉酶简介 | 第10页 |
1.2.2 菊粉酶的微生物来源 | 第10-11页 |
1.2.3 菊粉酶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催化机制 | 第11-12页 |
1.2.4 菊粉酶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3 菊粉内切酶 | 第13-16页 |
1.3.1 菊粉内切酶的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3.2 菊粉内切酶的性质 | 第14-15页 |
1.3.3 菊粉内切酶的异源表达 | 第15-16页 |
1.4 菊粉外切酶 | 第16-19页 |
1.4.1 菊粉外切酶的简介 | 第16页 |
1.4.2 菊粉外切酶的性质 | 第16-17页 |
1.4.3 菊粉外切酶的异源表达 | 第17-19页 |
1.5 本课题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材料方法 | 第20-41页 |
2.1 实验菌株与质粒 | 第20页 |
2.2 培养基 | 第20-21页 |
2.3 实验试剂 | 第21-25页 |
2.3.1 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1页 |
2.3.2 试剂配制 | 第21-25页 |
2.4 引物 | 第25-26页 |
2.5 试验方法 | 第26-41页 |
2.5.1 类芽孢杆菌(Paenibacillussp. Lfos16)的培养 | 第26页 |
2.5.2 类芽孢杆菌(Paenibacillussp. Lfos16)基因组的获取 | 第26页 |
2.5.3 1%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26-27页 |
2.5.4 胶回收纯化PCR产物 | 第27页 |
2.5.5 质粒DNA提取 | 第27-28页 |
2.5.6 菊粉酶基因的扩增 | 第28-31页 |
2.5.7 inu-1-pET28a、inu-2-pET28a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1-34页 |
2.5.8 Inu-1、Inu-2重组菌的诱导表达及产物分析 | 第34-36页 |
2.5.9 重组蛋白的纯化 | 第36-38页 |
2.5.10 菊粉酶的酶学性质表征 | 第38-41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65页 |
3.1 Lfos16基因组的提取 | 第41页 |
3.2 菊粉酶基因的简并引物扩增及鉴定 | 第41-42页 |
3.3 inu-1、inu-2的TailPCR扩增及鉴定 | 第42-45页 |
3.3.1 inu-1侧翼基因的TailPCR结果及鉴定 | 第42-44页 |
3.3.2 inu-2侧翼基因的TailPCR结果及鉴定 | 第44-45页 |
3.4 Inu-1、Inu-2的序列分析 | 第45-47页 |
3.4.1 Inu-1、Inu-2序列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4.2 Inu-1、Inu-2信号肽分析 | 第46页 |
3.4.3 Inu-1、Inu-2蛋白质结构预测 | 第46-47页 |
3.5 菊粉酶inu-1-pET28a、inu-2-pET28a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7-49页 |
3.5.1 inu-1、inu-2编码基因的扩增 | 第47-48页 |
3.5.2 inu-1-pET28a、inu-2-pET28a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8-49页 |
3.6 Inu-1、Inu-2的诱导表达以及产物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6.1 Inu-1、Inu-2的诱导表达 | 第49页 |
3.6.2 Inu-1、Inu-2催化不同底物转化产物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7 重组Inu-1、Inu-2的纯化 | 第55-57页 |
3.7.1 重组Inu-1的纯化 | 第55-56页 |
3.7.2 重组Inu-2的纯化 | 第56-57页 |
3.8 Inu-1、Inu-2酶学性质的研究 | 第57-65页 |
3.8.1 Inu-1酶学性质的研究 | 第57-60页 |
3.8.2 Inu-2酶学性质的研究 | 第60-65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