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--液压传动论文--传动装置论文--动力式液压传动论文--液力耦合器论文

液力偶合器的CAD及其动态特性的理论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图清单第9-11页
表清单第11-12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2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·气液两相流的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二章 气液两相流动力学分析第18-32页
   ·气液两相流动简介第18页
   ·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CFD 中多相流模型的选择第19-20页
     ·CFD 中多相流模型的分类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多相流模型的选择第20页
   ·两相流动的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20-23页
     ·连续性(质量守恒)方程第20-21页
     ·Navier-Stokes 方程(伯努力或动量守恒方程)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能量守恒方程(energy conservation equation)第23页
   ·三维湍流模型第23-30页
     ·湍流流动的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湍流流动基本方程(雷诺时均方程)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标准k? ε两方程模型第28-3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三章 液力偶合器三维参数化模型及计算网格的划分第32-61页
   ·液力偶合器工作原理简介第32-33页
   ·液力偶合器参数化建模第33-39页
     ·参数化设计简介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液力偶合器主要零部件建模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液力偶合器装配图的建立第37-39页
   ·装配图的干涉检查第39页
   ·流道网格模型的划分第39-42页
     ·三维模型的简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将流道模型导入gambit 中第40页
     ·流道网格模型的划分第40-42页
   ·流场的数值计算第42-60页
     ·CFD 软件结构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Fluent 软件介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·Fluent 软件的组成第43页
     ·CFD 的求解过程第43-60页
       ·总体计算流程第43-6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四章 液力偶合器部分充液流场数值模拟第61-79页
   ·计算流体力学概述第61页
   ·泵轮内流场分析第61-66页
     ·泵轮流道叶片流场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泵轮流道内径向剖面的流场特性第62-64页
     ·泵轮流道内轴面剖面的流场特性第64-66页
   ·涡轮内流场分析第66-70页
     ·涡轮流道叶片流场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涡轮流道内径向剖面的流场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涡轮流道轴向剖面的流场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·整体流场分析第70-77页
     ·整体流道的速度场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·整体流道的静压力场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整体流道内轴面剖面的流场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·整体流道液相体积分布第76-7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五章 液力偶合器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及特性测试分析第79-83页
   ·液力偶合器特性预测的方法第79页
     ·损失模型法第79页
     ·数值方法第79页
   ·液力偶合器特性参数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转差率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泵轮力矩系数第80页
   ·液力偶合器外特性计算分析第80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·不同泵轮转速条件下外特性曲线绘制第81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六章 基于仿真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研究第83-88页
   ·数学模型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目标第83页
   ·液力偶合器实际输出力矩数学模型的建立第83-85页
   ·MATLAB 中模型求解第85-87页
     ·系数求解第85页
     ·实验曲线扩充第85-87页
     ·曲面拟合第8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七章 全文总结及展望第88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5页
致谢第95-96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-97页
附录1 二维扩充曲线程序第97-98页
附录2 三维扩充曲线程序第98-100页
附录3 曲面拟合程序第100-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支承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磁流变阻尼器研究
下一篇:运行模态分析中周期性激励识别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