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我国电力产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

中文摘要第3-5页
英文摘要第5-7页
1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与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创新点第14-15页
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5-22页
    2.1 相关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技术效率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生产前沿面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2.2 文献综述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小结第21-22页
3 我国电力产业发展现状第22-29页
    3.1 电力产业发展现状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电力生产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电力消费第25-26页
    3.2 电力产业改革进程第26-28页
    3.3 电力产业发展趋势第28-29页
4 我国电力产业技术效率分析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第29-37页
    4.1 模型选取与构建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包络分析(DEA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随机前沿分析(SFA)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三阶段DEA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电力产业技术效率测算模型构建第34页
    4.2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取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环境变量的选取第35-37页
5 基于截面数据的我国电力产业效率分析第37-44页
    5.1 第一阶段DEA结果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5.2 第二阶段SFA回归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5.3 第三阶段调整投入DEA结果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5.4 技术效率差异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地区技术效率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区域技术效率均值及变异系数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42-44页
6 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电力产业效率分析第44-54页
    6.1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第一阶段DEA结果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第二阶段SFA结果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第三阶段DEA结果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6.2 动态效率指数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6.3 区域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6.4 聚类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52-54页
7 结论与建议第54-61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7.2 建议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加强技术创新,提升清洁电源比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增强环境规制,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3 调整产业结构,提升服务产业比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4 强化决策管理,提高纯技术效率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7.2.5 促进技术交流,推动技术合作与进步第59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附录第65页
    A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、能源消费、FDI和城镇化的双向耦合关系
下一篇:基于RAM-DEA模型的工业行业效率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