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代理模型的结构疲劳寿命优化方法、软件及应用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图表清单 | 第8-10页 |
| 注释表 | 第10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·起落架结构疲劳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结构疲劳寿命优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·代理模型的应用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学位论文框架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结构疲劳寿命优化理论基础 | 第19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19页 |
| ·结构疲劳寿命优化框架 | 第19-21页 |
| ·疲劳寿命分析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| ·S-N 曲线 | 第21-23页 |
| ·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名义应力法 | 第24-25页 |
| ·试验设计 | 第25-28页 |
| ·全析因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正交试验设计 | 第26-27页 |
| ·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| 第27页 |
| ·拉丁超立方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·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·MSC.PATRAN 二次开发语言PCL | 第28-29页 |
| ·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| ·代理模型 | 第30-35页 |
| ·多项式响应面模型 | 第31-32页 |
| ·Kriging 模型 | 第32页 |
| ·径向基函数模型 | 第32-33页 |
| ·代理模型的检验 | 第33-34页 |
| ·疲劳寿命代理模型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章 结构疲劳寿命优化软件开发 | 第37-56页 |
| ·引言 | 第37-38页 |
| ·粒子群算法及其改进 | 第38-44页 |
| ·粒子群算法 | 第38-40页 |
| ·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 | 第40-43页 |
| ·算例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结构疲劳寿命优化软件构架 | 第44-46页 |
| ·结构寿命优化软件的实现 | 第46-55页 |
| ·软件开发语言及数据库的选择 | 第46-48页 |
| ·各子模块的实现 | 第48-55页 |
| 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四章 飞机起落架结构疲劳寿命优化 | 第56-65页 |
| ·引言 | 第56页 |
| ·起落架疲劳寿命分析 | 第56-60页 |
| ·起落架静强度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起落架疲劳寿命分析 | 第57-59页 |
| ·危险子部件载荷谱 | 第59-60页 |
| ·前撑杆疲劳寿命优化 | 第60-64页 |
| ·前撑杆参数化有限元模型 | 第60-61页 |
| ·前撑杆代理模型的建立 | 第61-63页 |
| ·基于代理模型的疲劳寿命优化 | 第63-64页 |
| 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·全文工作总结 | 第65页 |
| ·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| 第65-6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2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