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缩略词索引表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6-36页 |
1.1 癌症及治疗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1.1 癌症现状 | 第16页 |
1.1.2 癌症治疗新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1.3 肿瘤免疫治疗难点 | 第17-19页 |
1.2 肿瘤基因疫苗概述及新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3 肿瘤基因疫苗免疫策略研究 | 第20-33页 |
1.3.1 免疫原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1.3.2 增强基因疫苗的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 | 第22-30页 |
1.3.3 免疫抑制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| 第30-33页 |
1.4 立题依据及设计方案 | 第33-36页 |
1.4.1 前期基础 | 第33页 |
1.4.2 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1.4.3 本论文立题依据 | 第34-35页 |
1.4.4 实验方案及课题框架 | 第35-36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36-4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36-40页 |
2.1.1 转化菌株;DNA疫苗及质粒;重组腺病毒疫苗,小鼠 | 第36页 |
2.1.2 抗体 | 第36-37页 |
2.1.3 肽合成 | 第37页 |
2.1.4 引物合成 | 第37页 |
2.1.5 试剂及试剂盒(主要的) | 第37-38页 |
2.1.6 常规试剂 | 第38-39页 |
2.1.7 主要仪器 | 第39-4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0-48页 |
2.2.1 DNA疫苗制备 | 第40页 |
2.2.2 重组腺病毒疫苗制备 | 第40-41页 |
2.2.3 质粒DNA疫苗定量 | 第41页 |
2.2.4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survivin和MUC1特异性抗体 | 第41页 |
2.2.5 用于动物实验的细胞处理 | 第41-42页 |
2.2.6 免疫效果的评价 | 第42-44页 |
2.2.7 qRT-PCR在mRNA水平检测细胞因子 | 第44-45页 |
2.2.8 C57小鼠抗肿瘤及生存期实验 | 第45-47页 |
2.2.9 肌肉和淋巴接种CD11c~+DC细胞的分离和富集 | 第47页 |
2.2.10 统计学分析 | 第47-48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94页 |
3.1 DNA疫苗免疫策略优化 | 第48-63页 |
3.1.1 DNA疫苗短间隔的快速免疫策略 | 第49-50页 |
3.1.2 快速免疫机理机理探究 | 第50-54页 |
3.1.3 免疫策略的改进 | 第54-55页 |
3.1.4 快速免疫策略诱导荷瘤鼠的效应性和抑制性免疫应答 | 第55-60页 |
3.1.5 快速免疫策略对于肿瘤进程较晚的肿瘤的治疗效果 | 第60-63页 |
3.1.6 小结 | 第63页 |
3.2 活体基因导入仪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增强作用 | 第63-74页 |
3.2.1 活体基因导入仪参数选择 | 第64-66页 |
3.2.2 活体基因导入仪对疫苗效果的增强 | 第66-68页 |
3.2.3 活体基因导入仪增强免疫效果的机理 | 第68-72页 |
3.2.4 活体基因导入仪在快速免疫策略中的应用 | 第72-73页 |
3.2.5 小结 | 第73-74页 |
3.3 疫苗与化疗药物联用 | 第74-89页 |
3.3.1 不同剂量的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和免疫调节功能 | 第75-79页 |
3.3.2 疫苗与高剂量的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用策略 | 第79-84页 |
3.3.3 疫苗与低剂量的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用策略 | 第84-89页 |
3.4 讨论 | 第89-94页 |
结论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2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02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