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会计业务犯罪立法完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导论 | 第9-13页 |
一 会计业务犯罪概述 | 第13-20页 |
(一)会计业务犯罪的概念解读 | 第13-15页 |
(二)会计业务犯罪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(三)会计业务犯罪的特征 | 第16-17页 |
(四)会计业务犯罪的立法目的 | 第17-20页 |
二 我国会计业务犯罪的立法 | 第20-25页 |
(一)《刑法》关于会计业务犯罪立法历程 | 第20-21页 |
(二)《公司法》关于会计业务犯罪的立法历程 | 第21-22页 |
(三)《会计法》立法历程 | 第22-23页 |
(四)其他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| 第23-25页 |
三 我国会计业务犯罪的立法缺陷 | 第25-31页 |
(一)法律之间衔接断档 | 第25-26页 |
(二)结果本位的立法模式不妥当 | 第26-27页 |
(三)会计业务犯罪的主体范围过于宽泛 | 第27-28页 |
(四)单罚制难以实现罪刑均衡 | 第28-29页 |
(五)罚金刑标准偏低 | 第29-31页 |
四 域外会计业务犯罪的立法状况 | 第31-37页 |
(一)域外国家和地区对于会计业务犯罪的立法状况 | 第31-36页 |
(二)对域外会计业务犯罪立法的评析 | 第36-37页 |
五 完善会计业务犯罪立法的建议 | 第37-43页 |
(一)增强法律与法律之间的衔接 | 第37页 |
(二)采取行为本位的立法模式 | 第37-38页 |
(三)限缩会计业务犯罪的主体 | 第38-39页 |
(四)对单位实现双罚制 | 第39页 |
(五)提高罚金刑数额 | 第39-40页 |
(六)修改《会计法》中从业禁止内容 | 第40-41页 |
(七)其他方面建议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