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南江县杨坝粮站后山危岩崩塌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论文选题的目的、来源和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1.1 论文的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1.2 论文选题的来源 | 第11页 |
1.1.3 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、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质环境背景概况 | 第15-22页 |
2.1 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5-16页 |
2.1.1 交通位置 | 第15-16页 |
2.1.2 气象与水文 | 第16页 |
2.2 地质环境概况 | 第16-22页 |
2.2.1 地形地貌 | 第16页 |
2.2.2 地层岩性 | 第16-17页 |
2.2.3 地质构造 | 第17-20页 |
2.2.4 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0-21页 |
2.2.5 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研究区危岩崩塌基本特征 | 第22-32页 |
3.1 危岩崩塌区边坡总体特征 | 第22页 |
3.2 危岩崩塌特征 | 第22-29页 |
3.3 崩塌堆积体特征 | 第29-32页 |
第4章 危岩崩塌稳定性分析 | 第32-58页 |
4.1 危岩崩塌区边坡总体稳定性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1.1 整体坡稳定性评价的边界条件 | 第32-33页 |
4.1.2 整体坡稳定性验算 | 第33-36页 |
4.2 危岩崩塌稳定性分析 | 第36-54页 |
4.2.1 危岩崩塌稳定性定性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2.2 崩塌危岩稳定性验算 | 第41-48页 |
4.2.3 崩塌危岩变形破坏特征 | 第48页 |
4.2.4 落石计算 | 第48-54页 |
4.3 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3.1 计算公式 | 第54页 |
4.3.2 崩坡积斜坡稳定性验算 | 第54-55页 |
4.4 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4.1 坡体含水状态的敏感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4.2 结构面强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| 第56页 |
4.4.3 地震力的敏感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5 崩塌发展趋势和危害性评价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防治措施研究 | 第58-61页 |
5.1 防治原则与目标 | 第58-59页 |
5.1.1 防治原则 | 第58页 |
5.1.2 防治目标 | 第58页 |
5.1.3 防治工程工程地质条件 | 第58-59页 |
5.2 防治工程设计岩土体参数建议 | 第59页 |
5.3 防治措施研究 | 第59-6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附图 | 第64-71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得科研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