锆石岩浆氧逸度计算的宽域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5页 |
| 1.2 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15-17页 |
| 1.3 研究方法和主要工作 | 第17-21页 |
| 1.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| 第21-25页 |
| 2 非原生锆石与宽域问题 | 第25-41页 |
| 2.1 概述 | 第25-26页 |
| 2.2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26页 |
| 2.3 研究对象的情况和样品采集 | 第26-28页 |
| 2.4 样品处理与测试 | 第28-30页 |
| 2.5 测试结果 | 第30-32页 |
| 2.6 数据分析 | 第32-40页 |
| 2.7 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3 温度与宽域问题 | 第41-60页 |
| 3.1 概述 | 第41-42页 |
| 3.2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42页 |
| 3.3 研究对象 | 第42-44页 |
| 3.4 样品处理与测试 | 第44-45页 |
| 3.5 测试结果 | 第45-47页 |
| 3.6 数据分析 | 第47-51页 |
| 3.7 小结 | 第51-60页 |
| 4 锆石包体与宽域问题 | 第60-76页 |
| 4.1 概述 | 第60-61页 |
| 4.2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61页 |
| 4.3 研究对象和采样 | 第61-62页 |
| 4.4 实验过程 | 第62-63页 |
| 4.5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3-75页 |
| 4.6 小结 | 第75-76页 |
| 5 元素不均一性与宽域问题 | 第76-110页 |
| 5.1 概述 | 第76-78页 |
| 5.2 研究思路 | 第78-79页 |
| 5.3 研究对象和样品采集 | 第79-80页 |
| 5.4 实验过程 | 第80-82页 |
| 5.5 实验结果 | 第82-85页 |
| 5.6 数据分析 | 第85-109页 |
| 5.7 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| 6 锆石氧逸度计算软件的开发 | 第110-125页 |
| 6.1 .概述 | 第110-112页 |
| 6.2 .目的任务 | 第112页 |
| 6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2-113页 |
| 6.4 技术路线图 | 第113-114页 |
| 6.5 开展的工作 | 第114-120页 |
| 6.6 使用方法 | 第120-123页 |
| 6.7 软件验证 | 第123页 |
| 6.8 结论建议 | 第123-125页 |
| 7 实例应用 | 第125-137页 |
| 7.1 概述 | 第125-126页 |
| 7.2 地质概况和样品采集 | 第126-128页 |
| 7.3 实验过程 | 第128页 |
| 7.4 实验结果 | 第128-129页 |
| 7.5 数据分析 | 第129-135页 |
| 7.6 讨论和小结 | 第135-137页 |
| 结论 | 第137-139页 |
| 附件 | 第139-140页 |
| 致谢 | 第140-1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41-150页 |
| 附录 | 第150-1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