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证据认定研究--以XX民间借贷案为例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导论 | 第11-20页 |
(一)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2.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8页 |
1.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2.国外立法现状 | 第16-18页 |
(三)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3.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一、案例简介及争议焦点 | 第20-22页 |
(一)案情简介 | 第20-21页 |
(二)案件中关于电子数据证据的争议点 | 第21-22页 |
二、案例中电子数据证据的证据能力认定 | 第22-31页 |
(一)微信聊天记录的证据能力 | 第22-28页 |
1.真实性认定 | 第23-25页 |
2.关联性认定 | 第25-27页 |
3.合法性认定 | 第27-28页 |
(二)微信语音的证据能力 | 第28-31页 |
1.真实性认定 | 第28-29页 |
2.关联性认定 | 第29-30页 |
3.合法性认定 | 第30-31页 |
三、案例中电子数据证据的证明力认定 | 第31-34页 |
(一)微信聊天记录的证明力 | 第31-32页 |
1.内容的完整性认定 | 第31-32页 |
2.与案件的关联程度认定 | 第32页 |
(二)电子数据证据复制件的证明力 | 第32-34页 |
四、由案例引申的思考 | 第34-41页 |
(一)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8页 |
1.对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未形成理性系统全面的认知 | 第34-36页 |
2.电子数据证据运用的复制件化和空洞化 | 第36-37页 |
3.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鉴定机制的不完善 | 第37-38页 |
(二)电子数据证据关联性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1页 |
1.对电子数据证据的关联性认知不够深入 | 第38-40页 |
2.电子数据取证内容规定的不完善 | 第40-41页 |
五、完善建议 | 第41-46页 |
(一)关于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的完善建议 | 第41-43页 |
1.构建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的推定规则 | 第41-42页 |
2.完善电子数据证据真实性的鉴定方法 | 第42-43页 |
(二)关于电子数据证据关联性的完善建议 | 第43-46页 |
1.构建电子数据证据的关联性规则 | 第43-45页 |
2.细化电子数据证据的取证制度 | 第45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