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3-17页 |
1.1.1 研究的大环境 | 第13页 |
1.1.2 汽车照明大灯的发展历程 | 第13-15页 |
1.1.3 汽车LED大灯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 国内外对于高功率LED灯散热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| 第18-21页 |
第二章 汽车LED大灯散热基础理论 | 第21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汽车LED散热方式 | 第21-25页 |
2.2.1 散热理论 | 第21-23页 |
2.2.2 汽车LED散热重要参数 | 第23-25页 |
2.3 LED灯散热结构 | 第25-32页 |
2.3.1 翅片散热 | 第25-26页 |
2.3.2 风扇散热 | 第26-27页 |
2.3.3 液冷散热 | 第27-28页 |
2.3.4 热管散热 | 第28-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三种新型的LED大灯设计 | 第34-41页 |
3.1 三种LED大灯散热装置简介 | 第34页 |
3.2 模型的建立介绍 | 第34-40页 |
3.2.1 SolidWork软件的介绍 | 第34-35页 |
3.2.2 微热管汽车LED大灯散热装置设计 | 第35-37页 |
3.2.3 平板微热管汽车LED大灯散热装置设计 | 第37-39页 |
3.2.4 脉动热管汽车LED大灯散热装置设计 | 第39-4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微热管LED大灯的理论分析与优化 | 第41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41页 |
4.2 散热能力理论计算 | 第41-42页 |
4.3 汽车LED大灯散热装置的模拟实验 | 第42-44页 |
4.3.1 Ansysworkbeach软件简介 | 第42-43页 |
4.3.2 模型建立网格划分 | 第43-44页 |
4.4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9页 |
4.4.1 散热器热流密度和温度分布云图 | 第44-45页 |
4.4.2 输入功率对LED散热装置各结点温度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4.4.3 车灯LED输入功率与热阻之间的关系 | 第47页 |
4.4.4 环境温度对LED车灯散热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4.5 对流换热系数对LED车灯散热器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汽车LED微热管散热结构的性能测试 | 第50-55页 |
5.1 引言 | 第50页 |
5.2 实验装置与条件 | 第50-52页 |
5.2.1 实验器材准备 | 第50页 |
5.2.2 实验条件与测量的方法 | 第50-52页 |
5.3 实验结论 | 第52-54页 |
5.3.1 结点温度与启动特性 | 第52-53页 |
5.3.2 充液介质与充液率对结点温度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