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蛾类昆虫的繁殖策略 | 第10-11页 |
1.3 影响蛾类昆虫的生态因素 | 第11-16页 |
1.3.1 气象因子 | 第11-13页 |
1.3.1.1 温度 | 第11-12页 |
1.3.1.2 湿度 | 第12-13页 |
1.3.1.3 光照 | 第13页 |
1.3.2 寄主植物 | 第13-14页 |
1.3.3 配偶亲缘关系 | 第14-16页 |
1.4 展望 | 第16-17页 |
1.5 马尾松毛虫的研究概况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环境因子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与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19-33页 |
2.1 前言 | 第19-20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.1 供试虫源 | 第20页 |
2.2.2 试验设计 | 第20-21页 |
2.2.2.1 温度试验 | 第20-21页 |
2.2.2.2 湿度试验 | 第21页 |
2.2.2.3 光周期试验 | 第21页 |
2.2.2.4 数据处理 | 第21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8页 |
2.3.1 温度的影响 | 第21-25页 |
2.3.1.1 温度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的影响 | 第21-23页 |
2.3.1.2 温度对马尾松毛虫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3.2 湿度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2.1 湿度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2.2 湿度对马尾松毛虫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26页 |
2.3.3 光周期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3.3.1 光周期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2.3.3.2 光周期对马尾松毛虫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28页 |
2.4 讨论 | 第28-33页 |
第三章 寄主植物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与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33-46页 |
3.1 前言 | 第33-34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4-36页 |
3.2.1 供试虫源 | 第34-35页 |
3.2.2 试验设计 | 第35-36页 |
3.2.2.1 幼虫生长发育试验 | 第35页 |
3.2.2.2 成虫交配行为试验 | 第35页 |
3.2.2.3 成虫生殖适合度试验 | 第35-36页 |
3.2.3 数据处理 | 第36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2页 |
3.3.1 寄主植物对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参数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3.2 寄主植物对马尾松毛虫形态大小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3.3 寄主植物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3.4 寄主植物对马尾松毛虫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4 讨论 | 第42-46页 |
第四章 近亲交配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与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46-58页 |
4.1 前言 | 第46-47页 |
4.2 材料与方法 | 第47-50页 |
4.2.1 供试虫源 | 第47页 |
4.2.2 试验设计 | 第47-50页 |
4.2.2.1 幼期生活史参数测定 | 第49页 |
4.2.2.2 成虫交配行为测定 | 第49页 |
4.2.2.3 成虫生殖适合度测定 | 第49-50页 |
4.2.3 数据处理 | 第50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4页 |
4.3.1 近亲交配对马尾松毛虫生活史参数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3.2 近亲交配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4.3.3 近亲交配对马尾松毛虫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4.4 讨论 | 第54-5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58-61页 |
5.1 环境因子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58页 |
5.2 寄主植物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5.3 近亲交配对马尾松毛虫交配行为和生殖适合度的影响 | 第59页 |
5.4 实验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