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2页 |
1.2.1 液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钢渣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2.3 废旧轮胎颗粒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2.4 格珊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2.5 废弃钢渣与其他废弃物混合的新型土工填料研究现状 | 第21页 |
1.2.6 动三轴试验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6页 |
1.3.1 本文主要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3.2 本文创新点 | 第23-24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试验设备和试样制备 | 第26-34页 |
2.1 试验设备 | 第26-28页 |
2.1.1 DSZ-2型振动三轴仪 | 第26-27页 |
2.1.2 液化标准和破坏准则 | 第27-28页 |
2.2 试验材料 | 第28-31页 |
2.2.1 试验钢渣 | 第28-30页 |
2.2.2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 | 第30页 |
2.2.3 土工格珊 | 第30-31页 |
2.3 试样制备 | 第31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砾钢渣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 | 第34-51页 |
3.1 试验原理和试验方案 | 第35-37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9页 |
3.2.1 试验时程曲线 | 第37页 |
3.2.2 考虑围压的影响 | 第37-41页 |
3.2.3 考虑振动频率(f)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3.2.4 考虑固结应力比(K_c)的影响 | 第45-49页 |
3.2.5 与传统砂土的抗液化强度比较 | 第4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含砾量对砾钢渣抗液化特性的影响 | 第51-67页 |
4.1 试验方案 | 第51-53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51-52页 |
4.1.2 试验方案 | 第52-53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66页 |
4.2.1 时程曲线图 | 第53-56页 |
4.2.2 疏松状态下的影响 | 第56-59页 |
4.2.3 中密状态下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4.2.4 密实状态下的影响 | 第61-64页 |
4.2.5 抗液化强度曲线 | 第64-66页 |
4.3 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5章 废旧轮胎颗粒改良砾钢渣的抗液化特性试验研究 | 第67-89页 |
5.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案 | 第67-70页 |
5.1.1 试验材料 | 第67页 |
5.1.2 试验方案 | 第67-70页 |
5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0-87页 |
5.2.1 橡胶-砾钢渣混合物的密度 | 第70-71页 |
5.2.2 砾钢渣试验时程曲线 | 第71-72页 |
5.2.3 考虑橡胶颗粒掺入比的影响 | 第72-78页 |
5.2.4 考虑围压的影响 | 第78-83页 |
5.2.5 考虑振动频率的影响 | 第83-85页 |
5.2.6 考虑液化强度的影响 | 第85-87页 |
5.3 与传统材料抗液化强度对比 | 第87页 |
5.4 小结 | 第87-89页 |
第6章 格珊加筋砾钢渣的抗液化特性研究 | 第89-99页 |
6.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案 | 第89-90页 |
6.1.1 试验材料 | 第89页 |
6.1.2 试验方案 | 第89-90页 |
6.2 加筋层数对砾钢渣抗液化特性的影响 | 第90-96页 |
6.2.1 动应变曲线 | 第90-92页 |
6.2.2 孔压曲线 | 第92-93页 |
6.2.3 滞回曲线 | 第93-95页 |
6.2.4 抗液化强度曲线 | 第95-96页 |
6.3 与传统加筋砂砾料的抗液化强度比较 | 第96-97页 |
6.4 小结 | 第97-99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9-103页 |
7.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| 第99-101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1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1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