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英文缩略语 | 第11-17页 |
第一部分 :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lncRNA表达分析 | 第17-40页 |
1 前言 | 第17-1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30页 |
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19-21页 |
2.1.1 lnRNA芯片 | 第19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19-20页 |
2.1.3 主要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2 细胞系 | 第21页 |
2.3 标本收集 | 第21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21-30页 |
2.4.1 细胞复苏 | 第21页 |
2.4.2 细胞传代 | 第21-22页 |
2.4.3 细胞冻存 | 第22页 |
2.4.4 lncRNA芯片 | 第22-25页 |
2.4.5 RNA提取 | 第25-26页 |
2.4.6 反转录反应 | 第26-27页 |
2.4.7 RealtimePCR | 第27-28页 |
2.4.8 原位杂交 | 第28-29页 |
2.4.9 统计学分析 | 第29-30页 |
3 结果 | 第30-38页 |
3.1 lncRNA芯片 | 第30-32页 |
3.1.1 聚类分析热图 | 第30页 |
3.1.2 lncRNA差异表达 | 第30-31页 |
3.1.3 GO富集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1.4 KEGGPathway分析 | 第32页 |
3.2 lncRNALINC01118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32-33页 |
3.3 lncRNALINC01118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生物学特征 | 第33-38页 |
3.3.1 临床资料 | 第33-34页 |
3.3.2 原位杂交方法检测LINC01118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| 第34-36页 |
3.3.3 realtimePCR方法检测LINC01118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| 第36页 |
3.3.4 LINC01118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生物学特征 | 第36-38页 |
4 讨论 | 第38-39页 |
5 结论 | 第39-40页 |
第二部分 :LINC01118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的关系及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| 第40-57页 |
1 前言 | 第40-4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7页 |
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42页 |
2.1.1 主要试剂 | 第42页 |
2.1.2 主要仪器 | 第42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2-47页 |
2.2.1 细胞培养 | 第42-43页 |
2.2.2 质粒抽提 | 第43页 |
2.2.3 细胞转染 | 第43-44页 |
2.2.4 RNA提取 | 第44页 |
2.2.5 反转录反应 | 第44页 |
2.2.6 realtimePCR | 第44页 |
2.2.7 细胞增殖测定 | 第44页 |
2.2.8 细胞凋亡检测 | 第44-45页 |
2.2.9 细胞周期检测 | 第45页 |
2.2.10 划痕愈合实验 | 第45-46页 |
2.2.11 transwell小室实验 | 第46页 |
2.2.12 统计学分析 | 第46-47页 |
3 结果 | 第47-55页 |
3.1 LINC01118表达调控 | 第47页 |
3.2 LINC01118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2.1 抑制LINC01118表达后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增加 | 第47-48页 |
3.2.2 过表达LINC01118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变化 | 第48-49页 |
3.3 LINC01118对卵巢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3.3.1 抑制表达LINC01118卵巢癌细胞凋亡情况 | 第49-50页 |
3.3.2 过表达LINC01118卵巢癌细胞凋亡情况 | 第50页 |
3.4 LINC01118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3.4.1 敲低LINC01118卵巢癌细胞周期变化情况 | 第50-51页 |
3.4.2 过表达LINC01118卵巢癌细胞周期变化情况 | 第51页 |
3.5 LINC01118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| 第51-55页 |
3.5.1 LINC01118对卵巢癌细胞划痕愈合能力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3.5.2 LINC01118对卵巢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 讨论 | 第55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7页 |
第三部分 :LINC01118通过miR-134调控vimentin影响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 | 第57-80页 |
1 前言 | 第57-5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8页 |
2.1 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59-60页 |
2.1.1 主要试剂 | 第59-60页 |
2.1.2 主要仪器 | 第60页 |
2.2 细胞系 | 第60页 |
2.3 标本收集 | 第60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60-68页 |
2.4.1 免疫组化 | 第60-61页 |
2.4.2 Westernblot | 第61-64页 |
2.4.3 microRNA的反转录 | 第64页 |
2.4.4 茎环法realtimePCR | 第64-65页 |
2.4.5 mRNA反转录及realtimePCR | 第65-66页 |
2.4.6 细胞免疫荧光 | 第66页 |
2.4.7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| 第66-67页 |
2.4.8 统计学分析 | 第67-68页 |
3 结果 | 第68-78页 |
3.1 vimentin在卵巢癌细胞系及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检测 | 第68-71页 |
3.1.1 vimentin在卵巢癌细胞系中的差异表达 | 第68-69页 |
3.1.2 vimentin在卵巢癌耐药及敏感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| 第69-71页 |
3.2 卵巢癌细胞中LINC01118对vimentin的调控作用 | 第71-73页 |
3.2.1 卵巢癌中LINC01118促进vimentin表达 | 第71-72页 |
3.2.2 卵巢癌细胞中抑制LINC01118可下调vimentin表达水平 | 第72-73页 |
3.3 LINC01118调控vimentin影响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 | 第73-74页 |
3.3.1 vimentin表达调控 | 第73-74页 |
3.3.2 LINC01118调控vimentin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敏感性影响 | 第74页 |
3.4 LINC01118通过miR-134靶向调控vimentin | 第74-75页 |
3.5 LINC01118与miR-134的相互作用 | 第75-77页 |
3.5.1 LINC01118调控miR-134的表达变化 | 第75-76页 |
3.5.2 miR-134调控LINC01118的表达变化 | 第76-77页 |
3.6 miR-134调控vimentin的表达及对耐药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3.6.1 miR-134调控vimentin的表达 | 第77页 |
3.6.2 miR-134对卵巢癌耐药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4 讨论 | 第78-79页 |
5 结论 | 第79-80页 |
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8页 |
综述 长链非编码 RNA 的功能 | 第88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