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的主体框架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3.1 论文的主体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3.2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.3 技术路线图 | 第13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及钢铁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 | 第14-28页 |
2.1 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历史 | 第14-16页 |
2.1.1 演变历史 | 第14-15页 |
2.1.2 原因分析 | 第15-16页 |
2.2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| 第16-28页 |
2.2.1 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| 第16-22页 |
2.2.2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| 第22-28页 |
第3章 出口退税对钢铁类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1 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 | 第28页 |
3.2 出口退税政策影响企业盈利的机理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2.1 出口退税对不同类型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机理 | 第29-30页 |
3.2.2 出口退税对企业盈利方式的影响机理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出口退税对我国钢铁上市公司盈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1-43页 |
4.1 不同出口类型钢铁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变动对比 | 第31-37页 |
4.1.1 出口型企业和无出口企业 | 第32-35页 |
4.1.2 主要出口型和非主要出口型企业 | 第35-37页 |
4.2 不同产品类型钢铁上市公司的利润变动对比 | 第37-40页 |
4.3 出口退税变动对国内钢铁上市公司盈利方式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第5章 政策与建议 | 第43-47页 |
5.0 研究结论 | 第43-44页 |
5.1 对策建议 | 第44-47页 |
5.1.1 赏罚分明,加强对优质钢材的政策扶持 | 第44-45页 |
5.1.2 退税政策不宜频繁变动 | 第45页 |
5.1.3 企业自身应加快技术创新,优化产品结构 | 第45页 |
5.1.4 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释放国内过剩产能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