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数学论文--代数、数论、组合理论论文--组合数学(组合学)论文--图论论文

复杂网络视域下科研团队合作网络及其影响力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复杂网络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科研合作网络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复杂网络影响力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结构第16-19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复杂网络表示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网络的图表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简单图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二分图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网络的矩阵表示第21-22页
    2.2 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SI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IR模型第23-24页
    2.3 节点中心性度量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度中心性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介数中心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接近中心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K-Shell第25-26页
    2.4 实验仿真平台介绍第26-28页
第三章 基于节点异质性的科研团队影响力研究第28-39页
    3.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节点影响力评价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3.2 基于领域异质性的科研团队影响力评价第29-31页
    3.3 仿真实验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节点异质性的影响力传播模型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数据简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四章 加权科研团队合作网络影响力研究第39-54页
    4.1 基于内容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关键词相似性度量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SimRank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第41页
    4.2 基于内容和网络结构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基于社区属性的科研团队影响力评价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加权科研团队合作网络社团划分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基于社区属性的科研团队影响力评价第43-44页
    4.4 传播模型及仿真实验分析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SI模型修正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实验数据简述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科研团队合作网络影响力扩散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各影响力度量指标比较第50-5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4-56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PL-400型履带式水井钻机的设计
下一篇:基于液晶的太赫兹电控器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