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国内外履带式水井钻机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履带式水井钻机的发展趋势 | 第11-13页 |
1.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依据 | 第14-16页 |
1.4.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本课题研究的依据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履带式400m水井钻机总体设计 | 第16-30页 |
2.1 履带式水井钻机的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6-25页 |
2.1.1 设计题目分析 | 第16-18页 |
2.1.2 钻机功能模块分析 | 第18页 |
2.1.3 初始参数的选定 | 第18-21页 |
2.1.4 动力装置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1.5 传动系统的选择 | 第22页 |
2.1.6 钻机的总体布置 | 第22-25页 |
2.2 履带式水井钻机整机自重的估算 | 第25-26页 |
2.3 动力头部分的建模计算 | 第26页 |
2.4 垂直支架部分的建模计算 | 第26-28页 |
2.5 履带式水井钻机整机所受风载荷的计算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钻机底盘的设计计算及其校核 | 第30-57页 |
3.1 后端水平支撑梁的设计及校核 | 第30-38页 |
3.1.1 支撑梁的受力分析与横截面设计 | 第31页 |
3.1.2 梁1的强度、刚度校核 | 第31-33页 |
3.1.3 梁2的强度、刚度校核 | 第33-34页 |
3.1.4 支撑梁连接处焊接强度校核 | 第34-36页 |
3.1.5 支撑梁与支撑板连接处焊接强度校核 | 第36-38页 |
3.2 前端水平支撑梁的设计及校核 | 第38-42页 |
3.2.1 前端水平支撑梁的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 | 第38-39页 |
3.2.2 前端水平支撑梁的强度、刚度校核 | 第39-40页 |
3.2.3 前端支撑梁连接处焊接强度校核 | 第40-41页 |
3.2.4 前端支撑梁与支撑板连接处焊接强度校核 | 第41-42页 |
3.3 中间连接梁的设计及校核 | 第42-46页 |
3.3.1 中间连接梁的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 | 第42-44页 |
3.3.2 中间连接梁的强度、刚度校核 | 第44-45页 |
3.3.3 中间连接梁与支撑梁连接处焊接强度校核 | 第45-46页 |
3.4 前后水平支撑梁的设计及校核 | 第46-52页 |
3.4.1 前后水平支撑梁的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 | 第46-51页 |
3.4.2 前后水平支撑梁的强度、刚度校核 | 第51-52页 |
3.5 底盘延辐支撑梁的设计及校核 | 第52-57页 |
3.5.1 延辐支撑梁的受力分析与截面设计 | 第52-53页 |
3.5.2 延辐支撑梁的强度、刚度校核 | 第53-55页 |
3.5.3 延辐支撑梁与水平支撑梁连接处焊接强度校核 | 第55-57页 |
第四章 钻机液压系统的设计及液压缸的选型 | 第57-68页 |
4.1 液压系统的设计 | 第57-59页 |
4.1.1 液压系统的确定 | 第57-58页 |
4.1.2 初选系统的工作压力 | 第58-59页 |
4.2 支腿液压缸的结构选择 | 第59-66页 |
4.2.1 液压支腿在工程机械中的作用 | 第59-60页 |
4.2.2 水井钻机主机对液压支腿回路的要求 | 第60页 |
4.2.3 液压支腿的分类 | 第60-61页 |
4.2.4 液压支腿结构的选择 | 第61-62页 |
4.2.5 液压缸支腿与底盘连接处的设计与校核 | 第62-64页 |
4.2.6 液压缸支腿的研究及应用 | 第64-66页 |
4.3 辅助快卸液压缸选型 | 第66-68页 |
4.3.1 辅助快卸液压缸内径的计算 | 第66页 |
4.3.2 辅助快卸液压缸活塞杆直径的确定 | 第66-67页 |
4.3.3 辅助快卸液压缸行程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SPL-400型履带式水井钻机井架的设计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SPL-400型履带式水井钻机可行性分析 | 第69-73页 |
6.1 履带式水井钻机技术经济性分析 | 第69-70页 |
6.1.1 钻机的技术评价 | 第69页 |
6.1.2 钻机的经济分析 | 第69-70页 |
6.2 履带式水井钻机的可靠性分析 | 第70-73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