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29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5 预备知识及相关概念 | 第20-29页 |
1.5.1 不动点类型简介 | 第20-22页 |
1.5.2 本文所涉及的不动点及周期解分岔简介 | 第22-25页 |
1.5.3 激变现象 | 第25页 |
1.5.4 快慢分析法与转换相图 | 第25-26页 |
1.5.5 频率转换快慢分析法 | 第26-28页 |
1.5.6 逃逸时间算法 | 第28-29页 |
2 由Fold分岔诱发的复杂簇发振荡结构 | 第29-41页 |
2.1 引言 | 第29-30页 |
2.2 分岔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3 周期型激发态的簇发振荡 | 第33-36页 |
2.3.1 “Fold/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33-35页 |
2.3.2 “Fold/二重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35页 |
2.3.3 “Fold/多重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35-36页 |
2.4 混沌型激发态的簇发振荡 | 第36-38页 |
2.5 激励幅值与频率对簇发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2.6 本章讨论与小结 | 第40-41页 |
3 由延迟Flip分岔诱发的复杂簇发振荡结构 | 第41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41页 |
3.2 分岔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3 由延迟Flip分岔诱发的非对称式簇发 | 第46-50页 |
3.3.1 “延迟Flip/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46-48页 |
3.3.2 “二重延迟Flip/二重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48页 |
3.3.3 “多重延迟Flip/多重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48-49页 |
3.3.4 “级联延迟Flip/级联反向Flip”簇发 | 第49-50页 |
3.4 本章结论 | 第50-51页 |
4 由边界激变现象诱发的复杂簇发振荡结构 | 第51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51页 |
4.2 转迁行为分析 | 第51-55页 |
4.3 簇发振荡 | 第55-59页 |
4.3.1 对称式“混沌-周期1”型簇发 | 第55-56页 |
4.3.2 对称式“混沌-周期2”型簇发 | 第56-57页 |
4.3.3 对称式“混沌-周期4”型簇发 | 第57-58页 |
4.3.4 对称式“混沌-周期8”及“混沌-混沌”型簇发 | 第58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5 由多吸引子共存诱发的复杂簇发振荡结构 | 第60-71页 |
5.1 引言 | 第60页 |
5.2 等价快慢模型 | 第60-62页 |
5.3 实例分析 | 第62-69页 |
5.4 本章结论 | 第69-71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1页 |
6.2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