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(一) 选题缘起及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0-17页 |
(三)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一、《诗经》离乡书写概念及篇目辨析 | 第18-28页 |
(一) 《诗经》离乡书写概念界定 | 第18-19页 |
(二) 《诗经》离乡书写诗篇判定 | 第19-24页 |
(三) 《小星》、《河广》离乡书写辨析 | 第24-28页 |
二、《诗经》离乡书写的内容及特色 | 第28-38页 |
(一) 贵族阶层的离乡书写 | 第28-34页 |
1、女子婚嫁离乡的赞美祝愿 | 第29-31页 |
2、女子婚嫁客居异乡的家国之思 | 第31-32页 |
3、邦之杰兮的行役歌颂 | 第32-34页 |
(二) 庶民阶层的离乡书写 | 第34-38页 |
1、思亲怀归的永恒主题 | 第35-36页 |
2、离乡者的苦难境遇 | 第36-38页 |
三、《诗经》离乡书写的历史意蕴 | 第38-45页 |
(一) 思归之切与王政之事的矛盾:忠孝矛盾的雏形 | 第38-40页 |
(二) 离而不归的精神伤害: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的破坏 | 第40-42页 |
(三) 寄寓异乡的失落感:宗法制度下的宗亲观念 | 第42-45页 |
四、对写法:《诗经》离乡书写的一个文学范式 | 第45-56页 |
(一) 《卷耳》、《陟岵》之对写法 | 第45-47页 |
(二) 对写法在后世诗词中的运用 | 第47-49页 |
(三) 《诗经》对写法的文学范式意义 | 第49-54页 |
(四) 对写法与登高母题 | 第54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| 第6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