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Pushover和能力谱法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前言 | 第11-12页 |
·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提出 | 第12页 |
·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特点 | 第12-13页 |
·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思想的研究内容及面临的挑战 | 第13-15页 |
·地震设防水准的选择 | 第13-14页 |
·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确定 | 第14页 |
·结构地震反应的预测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| 第15页 |
·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Pushover分析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能力谱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钢筋混凝土截面非线性分析 | 第20-32页 |
·前言 | 第20页 |
·截面非线性分析的基本假定 | 第20页 |
·截面非线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20-22页 |
·截面非线性分析的求解过程 | 第22-24页 |
·材料的应力-应变关系模型 | 第24-26页 |
·钢筋的应力-应变关系模型 | 第24-25页 |
·约束混凝土的应力-应变关系模型 | 第25页 |
·无约束混凝土应力-应变关系 | 第25-26页 |
·钢筋混凝土截面刚度的合理取值 | 第26-28页 |
·钢筋混凝土截面非线性分析的实例研究 | 第28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Pushover分析方法 | 第32-55页 |
·前言 | 第32-33页 |
·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假定 | 第33页 |
·Pushover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 | 第33-35页 |
·Pushover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控制节点的选择 | 第36页 |
·侧向荷载分布形式 | 第36-38页 |
·Pushover分析方法的实例研究 | 第38-53页 |
·大桥有限元模型 | 第38页 |
·结构自振特性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弹塑性时程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侧向荷载分布形式对分析精度的影响 | 第42-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4章 能力谱方法研究 | 第55-73页 |
·前言 | 第55页 |
·ATC-40能力谱法 | 第55-63页 |
·ATC-40能力谱法的基本理论 | 第55-59页 |
·ATC-40能力谱法的基本步骤 | 第59-60页 |
·ATC-40能力谱法的具体求解过程 | 第60-63页 |
·Chopra的改进能力谱法 | 第63-68页 |
·弹塑性体系的等效原则 | 第64-65页 |
·几种常用的R_y-μ-T_n关系式 | 第65-67页 |
·Chopra的改进能力谱法的基本步骤 | 第67-68页 |
·简化能力谱法 | 第68-69页 |
·能力谱法的实例研究 | 第69-72页 |
·ATC-40方法A | 第69页 |
·Chopra方法A | 第69-71页 |
·简化能力谱法 | 第71页 |
·结果比较 | 第71-72页 |
·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5章 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的探讨 | 第73-83页 |
·前言 | 第73页 |
·多级抗震设防水准的确定 | 第73-74页 |
·桥梁结构抗震性能水准 | 第74-77页 |
·桥梁结构性能水准的定性描述 | 第75-76页 |
·桥梁结构性能指标的量化 | 第76-77页 |
·各级抗震设防标准下的地震影响系数 | 第77-78页 |
·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方法的实例研究 | 第78-82页 |
·小结 | 第82-83页 |
结论 | 第83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