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颗粒碰撞阻尼的导管减振器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注释表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导管振动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2.2 颗粒碰撞阻尼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颗粒碰撞阻尼技术耗能理论研究 | 第20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颗粒碰撞的力学模型 | 第20-23页 |
2.2.1 两球碰撞力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2.2 球壁碰撞力学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3 颗粒碰撞能量耗散求解方法 | 第23-26页 |
2.3.1 离散元素法 | 第23-24页 |
2.3.2 颗粒接触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3.3 时间积分步长 | 第25-26页 |
2.3.4 能量耗散计算方法 | 第26页 |
2.4 颗粒碰撞阻尼耗能影响因素 | 第26-27页 |
2.4.1 颗粒容器结构 | 第26-27页 |
2.4.2 颗粒物理参数 | 第27页 |
2.4.3 颗粒的填充率 | 第27页 |
2.5 结论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导管颗粒阻尼减振器设计与减振试验研究 | 第28-49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导管减振器设计 | 第28-30页 |
3.2.1 形制与材料简介 | 第28-29页 |
3.2.2 适配与安装说明 | 第29-30页 |
3.3 实验设计方案 | 第30-31页 |
3.3.1 实验目的 | 第30页 |
3.3.2 实验方案 | 第30-31页 |
3.4 导管模态试验 | 第31-35页 |
3.4.1 试验设备 | 第32-33页 |
3.4.2 原点频响测试结果 | 第33-34页 |
3.4.3 单点测量多点敲击模态测试结果 | 第34-35页 |
3.5 钢结构导管减振器减振试验 | 第35-39页 |
3.5.1 第一阶固有频率下的减振试验 | 第36-37页 |
3.5.2 第二阶弯曲固有频率下的减振试验 | 第37-39页 |
3.6 铝合金Ⅰ型导管减振器减振试验 | 第39-43页 |
3.6.1 单单元结构减振试验 | 第39-41页 |
3.6.2 多单元结构减振试验 | 第41-43页 |
3.7 铝合金Ⅱ型导管减振器减振试验 | 第43-48页 |
3.7.1 单单元结构减振试验 | 第44-46页 |
3.7.2 多单元结构减振试验 | 第46-48页 |
3.8 结论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导管颗粒阻尼减振器耗能仿真研究 | 第49-64页 |
4.1 引言 | 第49页 |
4.2 EDEM软件介绍 | 第49-50页 |
4.3 仿真参数设置 | 第50-51页 |
4.3.1 结构参数 | 第50页 |
4.3.2 时间步长 | 第50-51页 |
4.3.3 网格划分 | 第51页 |
4.4 钢结构导管颗粒阻尼减振器耗能仿真研究 | 第51-57页 |
4.4.1 频率38Hz颗粒碰撞耗能仿真 | 第51-55页 |
4.4.2 频率309Hz颗粒碰撞耗能仿真 | 第55-57页 |
4.5 铝合金导管颗粒阻尼减振器耗能仿真研究 | 第57-60页 |
4.6 安装位置对导管减振效果的影响 | 第60-63页 |
4.7 结论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导管颗粒阻尼减振器工程应用研究 | 第64-69页 |
5.1 引言 | 第64页 |
5.2 液压动力源简介 | 第64页 |
5.3 试验现场 | 第64-65页 |
5.4 试验结果 | 第65-68页 |
5.5 结论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69页 |
6.2 论文工作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