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--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--大豆病虫害论文

安徽、福建、黑龙江三省大豆疫霉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9页
1 文献综述第12-17页
    1.1 大豆疫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分布及危害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分类地位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为害症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寄主范围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病害循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6 影响因素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7 防治策略及措施第14-16页
    1.2 大豆疫霉的营养生理研究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疫霉菌对营养的要求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营养条件对疫霉菌生长的影响第16-17页
2 引言第17-18页
3 材料与方法第18-23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试菌株第18页
    3.2 供试培养基的配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10 %V8培养基(10%V8)的配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(PDA)的配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利马豆培养基(LBA)的配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10 %V8培养基(10%V8)的配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胡萝卜培养基(CA)的配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玉米渣培养基(MA)的配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燕麦培养基(OMA)的配制第19页
    3.3 实验仪器第19-20页
    3.4 试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同温度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培养基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不同pH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致死温度的测定第21页
    3.5 游动孢子囊的诱导与测定第21页
    3.6 大豆疫霉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供试大豆品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大豆植株的培育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接种方法第22-23页
4 结果与分析第23-42页
    4.1 温度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菌株的致死温度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同温度对大豆疫霉不同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大豆疫霉不同菌株的致死温度第27-28页
    4.2 不同pH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4.3 不同培养基营养条件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以及产孢的影响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大豆疫霉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形态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大豆疫霉不同菌株的卵孢子产生量第39页
    4.4 大豆疫霉不同菌株游动孢子囊的形态差异第39-41页
    4.5 大豆疫霉不同菌株对大豆的致病力第41-42页
5 讨论第42-44页
6 结论第44-46页
    6.1 不同温度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以及致死温度的测定第44页
    6.2 不同pH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6.3 不同培养基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6.4 游动孢子囊的诱导与测定第45页
    6.5 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作者简介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白屈菜红碱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研究
下一篇: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菜青虫和桃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