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汽车超级电容—蓄电池混合式储能装置的研究与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| 第10-13页 |
1.2.1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发展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发展趋势 | 第12-13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| 第13-16页 |
1.3.1 课题主要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6页 |
第2章 混合式储能装置核心部件的分析 | 第16-30页 |
2.1 驱动电机 | 第16-21页 |
2.1.1 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原理 | 第16-17页 |
2.1.2 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电路 | 第17-18页 |
2.1.3 直流无刷电机Simulink建模 | 第18-21页 |
2.2 锂电池 | 第21-25页 |
2.2.1 锂电池特性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2.2 锂电池电路模型 | 第22-25页 |
2.2.3 锂电池Simulink建模 | 第25页 |
2.3 超级电容 | 第25-28页 |
2.3.1 超级电容特性研究 | 第25-26页 |
2.3.2 超级电容电路模型 | 第26-27页 |
2.3.3 超级电容Simulink建模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混合式储能装置控制策略 | 第30-38页 |
3.1 混合式储能装置的工作模式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2 混合式储能装置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 | 第32-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混合式储能装置的仿真验证 | 第38-52页 |
4.1 仿真软件ADVISOR的介绍 | 第38-39页 |
4.2 电动汽车整车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4.3 仿真参数定义 | 第40-46页 |
4.3.1 定义车辆参数 | 第40-42页 |
4.3.2 定义驱动电机参数 | 第42-43页 |
4.3.3 定义锂电池参数 | 第43-44页 |
4.3.4 定义超级电容器参数 | 第44-45页 |
4.3.5 定义行驶工况 | 第45-46页 |
4.4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46-51页 |
4.4.1 加速性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4.2 能量制动回收效率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混合式储能装置模型的硬件设计 | 第52-64页 |
5.1 混合式储能装置的结构 | 第52-54页 |
5.2 混合式储能装置选型 | 第54-55页 |
5.2.1 超级电容选型 | 第54-55页 |
5.2.2 锂电池选型 | 第55页 |
5.3 超级电容DC/DC转换器设计 | 第55-59页 |
5.3.1 交错并联式双向DC/DC转换器 | 第55-58页 |
5.3.2 改进型DC/DC转换器 | 第58-59页 |
5.4 电机调速电路设计 | 第59-60页 |
5.5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| 第60-61页 |
5.6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| 第61-62页 |
5.7 混合式储能装置电动车模型的搭建 | 第62-63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6章 混合式储能装置模型的软件开发与测试分析 | 第64-70页 |
6.1 单片机控制程序开发 | 第64-65页 |
6.2 基于LabVIEW的上位机程序开发 | 第65-67页 |
6.2.1 上位机界面开发 | 第65页 |
6.2.2 上位机程序开发 | 第65-67页 |
6.3 数据分析 | 第67-69页 |
6.3.1 加速测试数据分析 | 第67-68页 |
6.3.2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| 第68-6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7.1 总结 | 第70页 |
7.2 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