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汽车电子应用的标定软件开发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发展趋势 | 第14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CCP协议概述 | 第16-26页 |
2.1 ASAMMCD标准模型 | 第16-17页 |
2.2 CAN总线协议 | 第17-20页 |
2.2.1 数据帧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2.2 CAN的物理属性 | 第18-19页 |
2.2.3 CAN总线的分层模型 | 第19页 |
2.2.4 报文帧的类型 | 第19-20页 |
2.2.5 非破坏性仲裁机制 | 第20页 |
2.3 CCP协议 | 第20-25页 |
2.3.1 CCP通信方式 | 第20-21页 |
2.3.2 消息机制 | 第21-22页 |
2.3.3 CCP数据传输模式 | 第22页 |
2.3.4 DAQ数据组织形式 | 第22-23页 |
2.3.5 CCP命令及错误代码 | 第23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标定软件总体构架设计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1 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 数据流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PC端标定软件开发 | 第29-42页 |
4.1 软件功能结构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2 界面设计 | 第30-32页 |
4.2.1 开发工具介绍 | 第30页 |
4.2.2 界面窗口设计 | 第30-32页 |
4.3 参数配置模块 | 第32页 |
4.4 ASAP2文件解析模块 | 第32-36页 |
4.4.1 A2L文件简介 | 第32-34页 |
4.4.2 A2L文件的解析 | 第34-36页 |
4.5 CAN通信处理模块 | 第36-37页 |
4.5.1 CAN驱动函数的封装 | 第36-37页 |
4.5.2 CAN通信处理 | 第37页 |
4.6 CCP协议处理模块 | 第37页 |
4.7 数据监测模块 | 第37-39页 |
4.8 数据标定模块 | 第39-40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5章 ECU端固件设计 | 第42-50页 |
5.1 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| 第42-43页 |
5.2 数据存储机制 | 第43页 |
5.3 底层驱动软件 | 第43-45页 |
5.3.1 CAN驱动 | 第43-44页 |
5.3.2 EEPROM驱动 | 第44页 |
5.3.3 RTI定时器驱动 | 第44页 |
5.3.4 看门狗定时器驱动 | 第44-45页 |
5.4 服务层软件 | 第45-46页 |
5.4.1 网络管理服务 | 第45页 |
5.4.2 任务调度服务 | 第45-46页 |
5.5 应用层软件 | 第46-49页 |
5.5.1 CCP命令解析任务 | 第46-48页 |
5.5.2 数据监测任务 | 第48页 |
5.5.3 数据标定任务 | 第48-4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6章 标定系统在无人驾驶底层控制器中的应用 | 第50-62页 |
6.1 需求性分析 | 第50页 |
6.2 无人驾驶操纵机构自动化设计 | 第50-53页 |
6.2.1 油门控制设计 | 第50页 |
6.2.2 制动控制设计 | 第50-51页 |
6.2.3 转向控制设计 | 第51页 |
6.2.4 档位控制设计 | 第51-52页 |
6.2.5 信号交互设计 | 第52-53页 |
6.2.6 底层控制器总成 | 第53页 |
6.3 无人驾驶底层控制器软件开发 | 第53-56页 |
6.3.1 整体程序构架 | 第53-54页 |
6.3.2 档位控制 | 第54-55页 |
6.3.3 车速控制 | 第55-56页 |
6.3.4 转向控制 | 第56页 |
6.4 标定软件实验验证 | 第56-61页 |
6.4.1 测试环境 | 第56-57页 |
6.4.2 A2L文件解析功能 | 第57-58页 |
6.4.3 监测功能 | 第58-59页 |
6.4.4 标定功能 | 第59-60页 |
6.4.5 数据后处理功能 | 第60-61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总结 | 第62页 |
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