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23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1.2.1 基于搜索的自动程序修复 | 第17-18页 |
1.2.2 基于穷举的自动程序修复 | 第18-19页 |
1.2.3 基于约束求解的自动程序修复 | 第19-20页 |
1.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| 第23-31页 |
2.1 变异技术 | 第23-25页 |
2.1.1 变异测试 | 第23-24页 |
2.1.2 程序修复中的变异技术 | 第24-25页 |
2.2 错误定位 | 第25-27页 |
2.2.1 基于程序谱的错误定位 | 第26-27页 |
2.2.2 结合错误定位与变异技术的自动程序修复 | 第27页 |
2.3 基于搜索的软件工程 | 第27-29页 |
2.3.1 遗传算法 | 第28页 |
2.3.2 遗传编程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基于搜索的变异程序自动修复方法 | 第31-43页 |
3.1 方法框架 | 第31-34页 |
3.2 细粒度表现形式研究 | 第34-35页 |
3.3 非随机初始化种群研究 | 第35-37页 |
3.4 基于测试用例执行结果的适应度函数研究 | 第37-39页 |
3.5 混合式交叉策略研究 | 第39-4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搜索的高阶变异程序自动修复方法 | 第43-51页 |
4.1 多错误发生场景分类 | 第43-44页 |
4.2 面向多错误程序的细粒度表现形式 | 第44-45页 |
4.3 面向多错误程序的非随机初始化种群研究 | 第45-46页 |
4.4 面向多错误程序的混合式交叉策略研究 | 第46页 |
4.5 变异算子对程序修复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5.1 变异算子集分类 | 第46-48页 |
4.5.2 变异算子集对错误修复能力影响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1-67页 |
5.1 研究问题 | 第51-52页 |
5.2 实验对象 | 第52-53页 |
5.3 实验设计及评价指标 | 第53-54页 |
5.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4-65页 |
5.4.1 非随机的初始种群对程序修复效率提升的影响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4.2 混合式交叉策略对程序修复效率提升的影响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4.3 非随机的初始种群与混合式交叉策略影响力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4.4 基于搜索的变异程序自动修复的有效性和效率分析 | 第61-64页 |
5.4.5 面向多错误程序的修复效果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5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5-77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77-79页 |
附件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