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会计论文--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论文

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审计质量衡量指标的研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献简评第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9-21页
第2章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理论基础第21-25页
    2.1 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审计意见类型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注册会计师签字集中度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客户数量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审计收费第22-23页
    2.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影响的理论基础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协同效应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控制理论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准租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成本收益理论第24-25页
第3章 瑞华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比较分析第25-44页
    3.1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基本情况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合并前双方的基本情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历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合并后总体的基本情况第27-31页
    3.2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质量的四维比较第3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于审计意见类型的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对比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基于注册会计师签字集中度的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对比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客户数量的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对比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基于审计收费的合并前后审计质量对比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3.3 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的总体情况第42-44页
第4章 瑞华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下滑的成因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4.1 总所对分支机构的管理难度增加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规模不经济效应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总分所管理松散第44-46页
    4.2 内部质量控制的制度化执行不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业务复核流于形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未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程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对跨期损益的审计缺少职业谨慎第47页
    4.3 新旧客户资源对接管理不善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旧客户资源大量流失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新客户承接标准下降第48页
    4.4 缺乏统一规范的审计收费制度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收费标准偏低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收费披露不规范第50-51页
第5章 提升合并后瑞华事务所审计质量的建议第51-61页
    5.1 改进合并后松散的总分所管理模式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业务一体化管理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财务一体化管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信息一体化管理第53页
    5.2 细化完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审计前环节的质量控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审计中环节的质量控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审计后环节的质量控制第56页
    5.3 对合并前后的客户资源进行差异化管理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减少对旧客户的依存度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提高承接新客户的标准第57-58页
    5.4 在全所范围内统一规范审计收费制度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成立审计收费部门全面管控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完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第59-61页
结论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7页
致谢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赣锋锂业战略并购的协同效应研究
下一篇: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