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水乡传统村落道路设施营建技艺及传承实践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 研究对象、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1.4.1 研究对象 | 第19-20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形态与道路格局 | 第23-49页 |
2.1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自然地理气候环境 | 第23-30页 |
2.1.1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自然环境特征 | 第23-28页 |
2.1.2 江南水乡传统村落自然环境特征 | 第28-30页 |
2.2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形态与道路格局 | 第30-47页 |
2.2.1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形态与道路格局 | 第30-39页 |
2.2.2 江南水乡传统村落形态与道路格局 | 第39-4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道路设施特征及营建技艺 | 第49-81页 |
3.1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道路设施特征 | 第49-59页 |
3.1.1 道路设施定义与分类 | 第49页 |
3.1.2 道路设施属性与功能 | 第49-56页 |
3.1.3 道路景观特征 | 第56-59页 |
3.2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道路路面营建技术 | 第59-76页 |
3.2.1 常用材料 | 第59-64页 |
3.2.2 营建技术 | 第64-76页 |
3.3 南方水乡传统村落道路路面铺装艺术 | 第76-80页 |
3.3.1 铺装样式 | 第77-79页 |
3.3.2 色彩质感 | 第79-8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四章 广州增城何屋村新围村道路设施整治实践策略 | 第81-100页 |
4.1 何屋村新围村概况 | 第81-89页 |
4.1.1 新围村传统村落自然环境与核心保护范围 | 第81-83页 |
4.1.2 新围村传统村落形态与道路格局 | 第83页 |
4.1.3 新围村传统道路设施现状 | 第83-89页 |
4.2 新围村传统道路设施整治原则、目标与策略 | 第89-96页 |
4.2.1 整治依据与原则 | 第89-91页 |
4.2.2 整治目标 | 第91页 |
4.2.3 整治策略 | 第91-96页 |
4.3 传统道路设施营建技艺传承思考 | 第96-99页 |
4.3.1 传统道路设施营建技艺传承的困境 | 第96-97页 |
4.3.2 传统道路设施营建技艺传承的对策 | 第97-9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100-103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100-101页 |
5.2 创新点与特色 | 第101页 |
5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101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8页 |
附录 | 第108-116页 |
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| 第116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