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乡村建设中的自然教育中心规划发展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13-2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乡村建设的背景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城市的自然缺失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自然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发展机会第14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对象及范围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对象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范围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6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与实践综述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第19-21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论文框架第22-23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2章 乡村建设中的自然教育发展与实践第24-63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辨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环境教育与自然教育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自然教育与乡村建设第25-26页
    2.2 自然教育的溯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环境教育的发展初期(1962年以前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环境教育的快速发展期(1962—1986年)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期(1987年—至今)第27-29页
    2.3 乡村建设中的自然教育实践第29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英国第29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美国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日本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台湾地区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上海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案例总结第60-6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3章 国内乡村建设中的自然教育中心发展策略第63-86页
    3.1 国内自然教育的发展概况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政策推动的环境教育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民间兴起的自然教育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乡村建设背景下的自然教育第69-71页
    3.2 乡村建设中自然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原则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发展目标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发展原则第71-72页
    3.3 乡村建设中的自然教育中心的本质与定位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自然教育中心的定义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自然教育中心的目标与功能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自然教育中心的用地类型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自然教育中心的构成要素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意义与价值第76页
    3.4 乡村建设中的自然教育中心发展策略第76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场地与设施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活动方案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经营与管理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人才培养第84-8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85-86页
第4章 南京汤泉街道三泉社区自然教育中心规划与发展第86-111页
    4.1 资源整合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区位与资源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问题与对策第89-90页
    4.2 场地规划第9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规划原则与目标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设计理念与特色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场地与设施第94-104页
    4.3 课程活动第104-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户外活动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专业研习第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主题活动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特别企划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环境解说第106-109页
    4.4 运营管理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联结当地社区或村民个体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发展广泛的伙伴关系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考虑当地的游憩承载量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中心财务计划书及支持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制定营销目标与策略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、管理与污染防治第11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10-111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-113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111-112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112-113页
参考文献第113-121页
附录第121-136页
成果第136-137页
致谢第137-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研究--以南京城市边缘区村落为例
下一篇:伦敦轨道交通Crossrail线规划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