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研究--以南京城市边缘区村落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6页 |
1.1.1 乡村城市化下乡村生态环境面临压力 | 第14页 |
1.1.2 乡村景观特征正逐渐衰退 | 第14-15页 |
1.1.3 农田边界景观格局产生混乱 | 第15页 |
1.1.4 “美丽乡村建设”带来了机遇 | 第15-16页 |
1.2 研究对象及范围 | 第16-17页 |
1.2.1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1.2.2 研究范围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8页 |
1.4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| 第18-28页 |
1.4.1 国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| 第18-22页 |
1.4.2 国内相关研究及进展 | 第22-28页 |
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框架 | 第28-32页 |
1.5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页 |
1.5.2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8-30页 |
1.5.3 研究框架 | 第30-32页 |
第2章 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研究概述 | 第32-60页 |
2.1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32-35页 |
2.1.1 边界与农田边界 | 第32-33页 |
2.1.2 景观与农田边界景观 | 第33-34页 |
2.1.3 乡村与乡村城市化 | 第34页 |
2.1.4 城市边缘区 | 第34-35页 |
2.2 农田边界景观格局的演变 | 第35-40页 |
2.2.1 农田边界景观演变的一般规律 | 第36-37页 |
2.2.2 农业模式演变下的农田边界景观表现 | 第37-40页 |
2.3 农田边界景观的构成要素、特征和功能 | 第40-47页 |
2.3.1 农田边界的构成要素 | 第40-44页 |
2.3.2 农田边界的景观特征 | 第44-45页 |
2.3.3 农田边界的功能 | 第45-47页 |
2.4 乡村和城市与农田边界的内在关系 | 第47-53页 |
2.4.1 城市与农田边界 | 第47-50页 |
2.4.2 乡村与农田边界 | 第50-53页 |
2.5 农田边界景观的营造原则 | 第53-55页 |
2.5.1 生态保护原则 | 第53-54页 |
2.5.2 实用功能原则 | 第54页 |
2.5.3 视觉审美原则 | 第54页 |
2.5.4 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原则 | 第54页 |
2.5.5 公共参与原则 | 第54-55页 |
2.6 相关理论研究 | 第55-58页 |
2.6.1 景观生态学 | 第55-57页 |
2.6.2 环境美学 | 第57页 |
2.6.3 环境心理学 | 第57-5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3章 农田边界的景观营造影响因素研究 | 第60-72页 |
3.1 农田边界生境质量 | 第60-61页 |
3.1.1 生境斑块分布 | 第61页 |
3.1.2 生境斑块质量 | 第61页 |
3.2 农田边界植物因素 | 第61-63页 |
3.3 农田边界构建方式 | 第63-64页 |
3.3.1 硬化方式 | 第63-64页 |
3.3.2 围合方式 | 第64页 |
3.4 农田边界视觉空间 | 第64-69页 |
3.4.1 肌理变化 | 第65-66页 |
3.4.2 空间形态 | 第66-69页 |
3.5 农田边界空间活力 | 第69-7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4章 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的调研评析 | 第72-94页 |
4.1 研究样本 | 第72-76页 |
4.1.1 研究样本的选取 | 第72-73页 |
4.1.2 研究样本概况 | 第73-76页 |
4.2 农田边界的景观现状分析与评价 | 第76-90页 |
4.2.1 生境质量 | 第76-79页 |
4.2.2 植物因素 | 第79-83页 |
4.2.3 构建方式 | 第83-86页 |
4.2.4 视觉空间 | 第86-90页 |
4.2.5 空间活力 | 第90页 |
4.3 调研案例的优点与不足 | 第90-92页 |
4.3.1 优点 | 第90-91页 |
4.3.2 不足 | 第91-9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5章 乡村城市化背景下农田边界景观营造策略 | 第94-120页 |
5.1 农田边界景观生态营造的对策与建议 | 第94-108页 |
5.1.1 提升农田边界的景观异质性 | 第94-97页 |
5.1.2 营建多样的农田边界植物群落 | 第97-103页 |
5.1.3 优化农田基础设施生态建设 | 第103-106页 |
5.1.4 构建农田边界景观生态格局 | 第106-108页 |
5.2 农田边界景观美学营造的对策与建议 | 第108-115页 |
5.2.1 建立农田边界的视觉联系 | 第108-112页 |
5.2.2 融入农田边界的艺术表现 | 第112-113页 |
5.2.3 重塑农田边界的审美内涵 | 第113-115页 |
5.3 农田边界景观空间活力营造的对策与建议 | 第115-117页 |
5.3.1 激活农田边界的空间活力 | 第115-116页 |
5.3.2 提高农田边界的公众参与度 | 第116-11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7-12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0-12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20-121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121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32页 |
附录 | 第132-13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| 第134-135页 |
致谢 | 第135-1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