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理学论文--实验药理学论文

葫芦素瘤内注射和经皮给药的研究

摘要第13-15页
ABSTRACT第15-17页
材料与仪器第18-19页
缩略语表第19-20页
第一章 前言第20-38页
    1. 肿瘤疾病及其治疗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肿瘤疾病治疗学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肿瘤疾病治疗药物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肿瘤疾病治疗的困境第22-26页
    2. 肿瘤疾病治疗中的肿瘤局部给药第26-28页
    3. 经皮给药制剂和姑息治疗(Palliative care)第28-29页
    4. 纳米粒子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及其促透机理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 纳米粒子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皮肤屏障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 纳米粒子促透机理第30-32页
    5. 模型药物-葫芦素第32-33页
    6.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3-38页
第二章 葫芦素PLGA微粒瘤内注射给药的研究第38-62页
    1. 实验方法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葫芦素PLGA微粒的制备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葫芦素PLGA微粒的理化性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葫芦素PLGA微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葫芦素PLGA微粒与细胞的结合作用研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葫芦素PLGA微粒的细胞毒性研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1.6 葫芦素PLGA微粒对B16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7 荷瘤小鼠瘤内注射葫芦素PLGA微粒的药动学研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1.8 B16荷瘤小鼠瘤内注射葫芦素PLGA微粒的药效学研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9 A375.S2荷瘤裸鼠瘤内注射S-MPs的药效学研究第42页
    2 实验结果第42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葫芦素PLGA微粒的制备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PLGA型号及药辅比的选择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葫芦素PLGA微粒的形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葫芦素PLGA微粒的DSC测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 PLGA微粒与黑色素瘤细胞的结合作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葫芦素PLGA微粒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7 葫芦素PLGA微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8 荷瘤小鼠瘤内注射葫芦素PLGA微粒的药动学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9 B16荷瘤小鼠瘤内注射葫芦素PLGA微粒的药效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10 A375.S2荷瘤裸鼠瘤内注射S-MPs的药效第53-54页
    3 讨论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葫芦素PLGA微粒处方因素对微粒理化性质的影响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PLGA微粒与黑色素瘤细胞的结合作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葫芦素PLGA微粒对黑色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葫芦素PLGA微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荷瘤小鼠瘤内注射葫芦素PLGA微粒的药动学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6 B16荷瘤小鼠瘤内注射葫芦素PLGA微粒的药效第59-60页
    4 本章小结第6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0-62页
第三章 葫芦素在位成型植入剂瘤内注射给药的研究第62-86页
    1. 实验方法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葫芦素ISFI的制备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体外药物释放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ISFI内溶剂的扩散速率测定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1.4 ISFI流变测定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形貌观察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荷瘤小鼠瘤内注射ISFI的药动学研究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1.7 B16荷瘤小鼠瘤内注射PLGA-ISFI和SAIB-ISFI的药效学研究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1.8 A375.S2荷瘤裸鼠瘤内注射SAIB-ISFI的药效学研究第64页
    2 实验结果第64-7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处方组成对ISFI体外药物释放的影响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ISFI内有机溶剂在释放介质中的扩散行为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3 ISFI的流变学特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4 ISFI形貌观察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5 荷瘤小鼠瘤内注射ISFI的药动学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6 B16荷瘤小鼠瘤内注射PLGA-ISFI和SAIB-ISFI的药效学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2.7 A375.S2荷瘤裸鼠瘤内注射SAIB-ISFI的药效学第74-76页
    3. 讨论第76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1 SAIB-ISFI和PLGA-ISFI不同释放机理对体外释放的影响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溶出介质中胰酶对ISFI体外释放的影响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 SAIB-ISFI和PLGA-ISFI药动学、药效学对比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两种瘤内注射用缓释给药体系的比较第78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影响瘤内注射效果的因素小结第81-83页
    4. 本章小结第8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3-86页
第四章 葫芦素微乳的制备及微乳结构计算机模拟第86-102页
    1. 试验方法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葫芦素在不同油相(通透促进剂)中的溶解度测定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微乳的制备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葫芦素微乳经皮通透性实验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1.4 葫芦素微乳的理化性质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1.5 微乳结构的计算机模拟第87页
    2. 实验结果第87-9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葫芦素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微乳组成对微乳相行为和体外经皮通透性的影响第88-9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葫芦素微乳的理化性质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微乳微观结构计算机模拟第95-98页
    3. 讨论第98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微乳的制备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微乳微观结构计算机模拟第100-101页
    4. 本章小结第101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1-102页
第五章 微乳促进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机理研究第102-126页
    1. 实验方法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微乳中葫芦素溶解度的测定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葫芦素微乳体外经皮通透性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葫芦素皮内滞留量测定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皮肤对葫芦素的储库效应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1.5 葫芦素在角质层中的分配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1.6 微乳对大鼠皮肤角质层浸泡液FTIR特征的影响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1.7 微乳对健康人皮肤角质层的影响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1.8 CLSM观察荧光标记微乳的经皮通透特征第104页
    2. 实验结果第104-1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葫芦素在微乳中的溶解度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微乳含水量对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、皮内滞留和皮肤储库效应的影响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含药量对微乳促进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能力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2.4 微乳组分对葫芦素在完整皮肤和去角质皮肤体外通透性影响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2.5 微乳组分对葫芦素皮内滞留性和角质层分配的影响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2.6 微乳对大鼠皮肤角质层浸泡液FTIR特征的影响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2.7 微乳组成对健康人皮肤角质层的影响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2.8 微乳在离体猪皮上渗透行为的观察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   2.9 微乳组成对微乳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15-117页
    3. 讨论第117-1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微乳含水量对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的影响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微乳组分对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的影响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不同组成微乳在离体猪皮上渗透行为的观察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微乳结构对微乳促进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的解释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3.5 微乳促进葫芦素体外经皮通透性的机理第121-122页
    4. 本章小结第122-12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23-126页
第六章 葫芦素微乳改善荷瘤小鼠生存质量的药效学研究第126-136页
    1. 实验方法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   1.1 葫芦素微乳经皮给药的药效评价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荷瘤小鼠血清游离DNA测定第127页
        1.3 葫芦素微乳皮肤刺激性实验第127-128页
    2. 实验结果第128-132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葫芦素微乳药效评价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荷瘤小鼠血清游离DNA测定第1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葫芦素微乳皮肤刺激性第131-132页
    3. 讨论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葫芦素微乳在姑息治疗中的潜在应用第132-1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荷瘤小鼠血清游离DNA的测定第133-134页
    4. 本章小结第13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4-136页
全文结论第136-137页
本研究创新点第137页
不足第137-138页
致谢第138-139页
作者简介第139-140页
附录第140-164页
    附录Ⅰ: 含量测定方法学第140-148页
    附录Ⅱ: 微乳制备第148-158页
    附录Ⅲ: Material Studio~(?)计算机模拟第158-162页
    附录Ⅳ: 附图、附表第162-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棘体海绵和短指软珊瑚的活性成分研究
下一篇:多级纳米结构钢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