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导言 | 第8-14页 |
·研究动机 | 第8-9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·国外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结构框架 | 第13-14页 |
2 资产减值会计概述 | 第14-21页 |
·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4-17页 |
·国外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·国内资产减值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| 第16-17页 |
·资产减值会计的基本概念 | 第17-21页 |
·资产 | 第17-18页 |
·资产减值 | 第18-19页 |
·资产减值会计 | 第19-21页 |
3 资产减值的确认、计量与披露 | 第21-29页 |
·资产减值的确认 | 第21-25页 |
·资产减值确认的改进 | 第22-24页 |
·资产减值确认尚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资产减值的计量 | 第25-27页 |
·资产减值计量的改进 | 第25-26页 |
·资产减值计量尚存在的问题 | 第26-27页 |
·资产减值的披露 | 第27-29页 |
·资产减值披露的改进 | 第27-28页 |
·资产减值披露尚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4 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| 第29-43页 |
·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行为影响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29-39页 |
·2004—2006 年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| 第29-32页 |
·2007—2009 年上市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 | 第32-38页 |
·结论 | 第38-39页 |
·*ST嘉瑞—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案例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基本情况 | 第39页 |
·问题分析 | 第39-43页 |
5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| 第43-50页 |
·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5页 |
·退市制度不够合理 | 第43-44页 |
·不允许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 | 第44页 |
·资产减值会计仍涉及大量职业判断 | 第44-45页 |
·利用其他方式操纵利润 | 第45页 |
·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 | 第45-49页 |
·优化评价上市公司业绩的标准 | 第46-47页 |
·允许转回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 | 第47页 |
·量化相关标准,减少职业判断 | 第47-48页 |
·堵住操纵利润的渠道 | 第48-49页 |
·研究局限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后记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