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纬度地区中间层及低热层区域大气重力波的传播与特性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3-41页 |
1.1 中层大气 | 第13-20页 |
1.1.1 大气基本结构 | 第13-15页 |
1.1.2 特殊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1.3 大气背景风场和温度 | 第18-20页 |
1.2 大气重力波 | 第20-28页 |
1.2.1 重力波线性理论 | 第20-23页 |
1.2.2 重力波源 | 第23-25页 |
1.2.3 重力波的传播 | 第25-26页 |
1.2.4 动量通量 | 第26-27页 |
1.2.5 重力波与背景大气的相互作用 | 第27-28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28-37页 |
1.3.1 观测技术 | 第29-34页 |
1.3.2 模式研究 | 第34页 |
1.3.3 现有研究特点 | 第34-37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| 第37-41页 |
第2章 仪器数据和计算方法 | 第41-55页 |
2.1 地基探测 | 第41-45页 |
2.1.1 全天空OH气辉成像仪 | 第41-42页 |
2.1.2 钠激光雷达 | 第42-43页 |
2.1.3 流星雷达 | 第43-45页 |
2.2 星载探测 | 第45-49页 |
2.2.1 SABER/TIMED | 第45-47页 |
2.2.2 AIRS/Aqua | 第47-48页 |
2.2.3 NOAA系列卫星 | 第48-49页 |
2.3 再分析数据和大气环流模式 | 第49-50页 |
2.3.1 ECMWF再分析数据 | 第49-50页 |
2.3.2 WACCM | 第50页 |
2.4 流星雷达计算动量通量 | 第50-55页 |
第3章 重力波射线追踪模型 | 第55-63页 |
3.1 射线追踪方程 | 第55-57页 |
3.2 射线追踪模型 | 第57-59页 |
3.2.1 输入参数 | 第57页 |
3.2.2 运行设置 | 第57-59页 |
3.3 射线追踪模型评估 | 第59-62页 |
3.4 本章总结 | 第62-63页 |
第4章 中纬度地区中尺度重力波的个例研究 | 第63-81页 |
4.1 研究背景 | 第63-64页 |
4.2 观测结果 | 第64-69页 |
4.2.1 气辉辐射 | 第64-66页 |
4.2.2 钠层观测 | 第66-69页 |
4.3 讨论 | 第69-79页 |
4.3.1 重力波参数计算 | 第69-72页 |
4.3.2 重力波的传播路径 | 第72-75页 |
4.3.3 重力波源 | 第75-79页 |
4.4 本章总结 | 第79-81页 |
第5章 中纬度地区MLT区域重力波动量通量的观测 | 第81-109页 |
5.1 研究背景 | 第81页 |
5.2 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| 第81-84页 |
5.3 观测结果 | 第84-93页 |
5.3.1 流星数统计 | 第84-87页 |
5.3.2 纬向风和纬向动量通量 | 第87-90页 |
5.3.3 经向风和经向动量通量 | 第90-91页 |
5.3.4 重力波扰动方差 | 第91-93页 |
5.4 讨论 | 第93-106页 |
5.4.1 可信度分析及数值比较 | 第93-96页 |
5.4.2 动量通量季节性变化中的纬度差异 | 第96-102页 |
5.4.3 动量通量的年际变化 | 第102-104页 |
5.4.4 扰动方差中的特征结构 | 第104-106页 |
5.5 本章总结 | 第106-109页 |
第6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109-111页 |
附录 各站每月水平风和动量通量 | 第111-1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9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