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5页 |
(一)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研究的背景 | 第9页 |
2.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(二)研究方法、思路及全文框架内容 | 第11-14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2.研究思路与全文框架结构 | 第11-14页 |
(三)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主要研究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从数据出发看问题实质 | 第14页 |
2.从工业总产值看存量变化 | 第14页 |
3.从固定资产投资看增量趋势 | 第14-15页 |
二、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5-22页 |
(一)相关理论 | 第15-17页 |
1.金融抑制理论 | 第15页 |
2.信贷配给理论 | 第15-16页 |
3.商业贷款理论 | 第16页 |
4.对相关理论的简要评价 | 第16-17页 |
(二)区域金融支持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提高储蓄率及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 | 第17页 |
2.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| 第17页 |
3.利于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| 第17-18页 |
(三)文献综述及评价 | 第18-22页 |
1.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2.文献简要评价 | 第20-22页 |
三、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与“十三五”发展目标 | 第22-31页 |
(一)苏州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| 第22-23页 |
(二)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 | 第23-30页 |
1.第二产业发展分析 | 第23-27页 |
2.第三产业发展分析 | 第27-30页 |
(三)苏州市“十三五”总体发展目标 | 第30-31页 |
四、苏州市全社会投资概况与优势行业(产业)分析 | 第31-38页 |
(一)苏州市全社会投资情况分析 | 第31-34页 |
1.2015-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分析 | 第31-33页 |
2.2015-2016年新兴产业投资情况 | 第33-34页 |
3.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划 | 第34页 |
(二)苏州市优势行业(产业)发展分析 | 第34-38页 |
1.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| 第34-35页 |
2.装备制造业 | 第35页 |
3.汽车制造业 | 第35-36页 |
4.新材料产业 | 第36页 |
5.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| 第36页 |
6.港口、现代物流和仓储业 | 第36-37页 |
7.生物和新医药 | 第37-38页 |
五、D银行当前信贷投向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38-43页 |
(一)D银行信贷投向与同业比较 | 第38-40页 |
(二)D银行授信投向的具体行业分析5 | 第40-43页 |
六、D银行公司授信业务发展重点与投向建议 | 第43-54页 |
(一)政府类 | 第43-45页 |
(二)房地产业 | 第45-46页 |
(三)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| 第46-48页 |
(四)装备制造业 | 第48-49页 |
(五)汽车制造业 | 第49-50页 |
(六)新材料产业 | 第50-51页 |
(七)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| 第51页 |
(八)港口、现代物流和仓储业 | 第51-52页 |
(九)生物和新医药 | 第52-54页 |
七、研究结论与确保公司信贷合理投向的保障措施 | 第54-56页 |
(一)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(二)确保公司信贷合理投向的保障措施 | 第55-56页 |
结束语 | 第56-57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