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文物考古论文--遗址论文

符号化的传统村落:论地方意义的重构及其对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和问题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衰败或异变的传统村落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主体的“失语症”和外部话语的“新发明”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4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读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传统村落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符号化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地方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-15页
第二章 研究综述第15-21页
    2.1 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第15-16页
    2.2 文化遗产的符号化第16-19页
    2.3 地方感与旅游第19-21页
第三章 传统村落与地方意义第21-27页
    3.1 传统村落地方意义的内涵与特性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方意义表述了传统村落文化的核心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地方意义是流变与互联的系统第23-25页
    3.2 传统村落地方意义的重要性第25-27页
第四章 传统村落的符号化及其影响第27-41页
    4.1 遗产话语下的传统村落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遗产化的本质是权威话语下的外部导向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权威话语的符号化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传统村落的衰败与权威话语的必要性第31-32页
    4.2 旅游市场导向下的传统村落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旅游消费中的符号追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旅游符号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旅游产业的教训与启发第37-39页
    4.3 传媒在传统村落符号化中的作用第39-41页
第五章 传统村落振兴路径研究第41-53页
    5.1 产业振兴是传统村落振兴的基础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产业振兴是维系共同生活的基础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产业自信推动文化自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产业独立是文化独立的条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产业振兴的原则第43-45页
    5.2 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背景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发展的风向标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振兴提供战略机遇期第45-47页
    5.3 “一村一品”建设的成功经验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“一村一品”的内涵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“一村一品”成功的经验与启发第48-49页
    5.4 传统村落振兴路径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凝聚共同生活是传统村落振兴的基础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传统村落振兴需多方扶持,循序渐进第50-53页
结论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方地区出土宋元时期瓷器的团花纹饰研究
下一篇:严复与章太炎进化论思想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