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无线多跳网络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1.2 无线中继方式及网络编码概述 | 第12页 |
1.1.3 无线网络仿真平台概述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Ad Hoc网络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3 网络编码在Ad Hoc网络中应用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 课题来源 | 第15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| 第15-17页 |
1.4.1 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1.4.2 内容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Ad Hoc网络中编码感知路由协议简述 | 第17-23页 |
2.1 基于编码感知的路由协议简述 | 第17-18页 |
2.2 AODV简述 | 第18-19页 |
2.2.1 路由发现 | 第19页 |
2.2.2 路由维护 | 第19页 |
2.3 编码感知场景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4 编码感知路由判据概述 | 第20-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无线网络仿真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3-35页 |
3.1 仿真器简介 | 第23页 |
3.2 仿真器框架设计与实现 | 第23-33页 |
3.2.1 离散事件仿真器 | 第24-25页 |
3.2.2 仿真内核设计和实现过程 | 第25-27页 |
3.2.3 基本要素的设计与实现 | 第27-30页 |
3.2.4 网络配置模块 | 第30页 |
3.2.5 协议模块 | 第30-33页 |
3.3 整体流程与性能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基于ETX路由判据的路由方案设计与仿真验证 | 第35-53页 |
4.1 问题描述 | 第35-37页 |
4.1.1 设计多跳编码场景及条件的必要性 | 第35-37页 |
4.1.2 设计编码感知路由判据的必要性 | 第37页 |
4.2 多跳编码感知场景及条件设计 | 第37-38页 |
4.3 多跳路由判据设计 | 第38-40页 |
4.3.1 整体设计流程 | 第38-39页 |
4.3.2 算法设计 | 第39-40页 |
4.4 寻路过程 | 第40-45页 |
4.4.1 路由发现 | 第42-44页 |
4.4.2 路由维护 | 第44页 |
4.4.3 寻路过程开销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5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45-51页 |
4.5.1 不同数据流速率下的吞吐量及时延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5.2 不同数据流数目下的吞吐量及时延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5.3 路由开销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基于队列长度路由判据的路由方案设计与仿真验证 | 第53-69页 |
5.1 多跳范围内编码感知场景及条件设计 | 第53页 |
5.2 基于队列长度的路由判据设计 | 第53-58页 |
5.2.1 队列长度作为路由度量的可行性分析 | 第54页 |
5.2.2 编码图简介 | 第54-56页 |
5.2.3 算法设计 | 第56-58页 |
5.3 寻路过程 | 第58-61页 |
5.3.1 路由发现 | 第59-60页 |
5.3.2 路由维护 | 第60页 |
5.3.3 寻路过程开销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4 仿真结果及分析 | 第61-67页 |
5.4.1 不同数据流速率下的吞吐量及时延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4.2 不同数据流数目下的吞吐量及时延分析 | 第63-66页 |
5.4.3 路由开销分析 | 第66-67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69-71页 |
6.1 论文总结 | 第69页 |
6.2 未来工作展望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