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droid平台下基于ASIC的网络机顶盒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网络机顶盒发展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硬件架构 | 第11页 |
1.2.2 嵌入式操作系统 | 第11-12页 |
1.2.3 应用服务方式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2 硬件电路设计 | 第16-40页 |
2.1 主芯片选型 | 第16-19页 |
2.1.1 方案比较 | 第17-18页 |
2.1.2 A31S芯片介绍 | 第18-19页 |
2.2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 | 第19-21页 |
2.3 最小系统及其外围电路设计 | 第21-26页 |
2.3.1 时钟模块 | 第21-22页 |
2.3.2 DRAM | 第22-24页 |
2.3.3 NAND flash | 第24-26页 |
2.4 音视频输出模块电路设计 | 第26-32页 |
2.4.1 HDMI接口简介 | 第26页 |
2.4.2 TMDS传输与HDMI编码 | 第26-29页 |
2.4.3 HDMI硬件电路 | 第29-31页 |
2.4.4 CVBS | 第31-32页 |
2.5 网络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| 第32-34页 |
2.6 外围输入设备及接口 | 第34-36页 |
2.6.1 红外接收电路 | 第34页 |
2.6.2 USB HUB电路 | 第34-36页 |
2.7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 | 第36-39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3 操作系统移植及内核驱动设计 | 第40-83页 |
3.1 Android系统架构 | 第40-41页 |
3.2 开发环境搭建 | 第41-43页 |
3.3 Android系统移植 | 第43-48页 |
3.3.1 移植目标与移植流程 | 第43-44页 |
3.3.2 U-boot移植 | 第44-45页 |
3.3.3 Android内核及其设备驱动移植 | 第45-47页 |
3.3.4 电源模块驱动移植 | 第47-48页 |
3.4 Linux设备驱动 | 第48-51页 |
3.5 Input子系统 | 第51-58页 |
3.5.1 Input子系统结构 | 第51-52页 |
3.5.2 关键数据结构及函数 | 第52-58页 |
3.6 IR驱动实现 | 第58-76页 |
3.6.1 IR相关寄存器 | 第58-62页 |
3.6.2 操作函数 | 第62-63页 |
3.6.3 红外信号解码 | 第63-68页 |
3.6.4 中断服务例程 | 第68-72页 |
3.6.5 驱动初始化及文件配置 | 第72-76页 |
3.7 NAND falsh驱动优化 | 第76-82页 |
3.7.1 原因分析 | 第76-77页 |
3.7.2 文件系统 | 第77-79页 |
3.7.3 优化实现 | 第79-82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4 设备调试与实验验证 | 第83-90页 |
4.1 系统上电调试 | 第83-84页 |
4.2 系统编译与烧写 | 第84-86页 |
4.3 系统功能验证 | 第86-8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9-90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4页 |
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94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